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郝雪)“刚刚委员们谈到0-3岁幼儿入托的问题,也有的委员谈到普惠幼儿园的话题,那我就来谈谈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3月5日下午,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现场,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拿起传过来的话筒说。淡青色上装配着修剪得极富有层次感的短发,柳茹文静娴雅地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讲着,声音温和而动听,“我曾经随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调研,接触过一位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编外教师,她每月只拿不到2000元,但她特别阳光。我问她‘你为什么干得这么起劲?’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孩子,不给我钱我都愿意干!’我听了以后特别感动。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带着情怀在工作!而事实上,我们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爱孩子、爱事业的,他们想教好孩子,但是他们需要支持。”
这位富有文艺气质的幼儿园园长今天带来了一个《加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提案。“教育的作用是呵护好孩子的潜质,而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素质待提高的背景下,提供课程支持是关键。”柳茹说,当前幼教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贯彻尊重幼儿主体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教育理念,存在以教定学、重教学轻游戏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课程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幼儿园课程指导,为教师教学提供抓手;建立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保障和监督机制,确保课程的逐层实施。
而对于具体课程是将教育理念、目标落实在幼儿发展上的重要载体,它关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更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当前,幼儿教师缺少必要的课程抓手,例如,我们想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没有标准,也没有操作性强的课程指导,都需要靠老师们自创。而自创的科学性很难保证,同时,幼儿园的老师是保教并重,孩子从早晨来园到晚上离园,老师需要不眨眼的盯着孩子,经常工作到深夜,已没有多少精力进行课程开发。
“因此,幼教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我们给予切实可行的支持,帮助他们在正确理念与孩子的全面发展之间搭建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课程。”柳茹建议,建立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保障和监督机制,确保课程的逐层实施。“层层压实责任,共同保障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3-6岁是幼儿教育的启蒙期,是心身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期,这一阶段对老师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要求都非常高,为教师提供支持支撑确保保育质量,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