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陈启杰)“海南岛地理特征中高周低,水系呈独立放射状,形成源短流急,天然存蓄能力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丰枯变化差异大,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等特点。”谈及海南完善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林安深有感融。
据他介绍,目前海南省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完成了《海南水网建设规划》,提出在继续推进已列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4项工程之外,还需建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灾害治理等方面9个重点项目,并按照国家水安全保障建设要求开展6个方面的专项建设,实现用水安全可靠、洪涝总体可控、河湖健康美丽、管理现代高效的目标,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水安全保障。
在他看来,水务改革发展要全力保障水安全,更好地提供防洪减灾、城乡供水等公共服务,海南水资源调配需要全岛整体系统性考虑。
林安建议将《海南水网建设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项目(涉及琼西北供水工程、迈湾水库及灌区工程、天角潭水利枢纽、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牛路岭灌区工程)作为一个项目,给予一次性立项建设。同时,将海南省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在现有投资渠道条件下,加大对海南中小河流水利项目、农村水环境项目以及生态补偿支持力度。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