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 (高新国)与乒乓球、篮球、足球运动相比,冰球运动在中国的大众参与度明显偏低,显得有点“冷”。但3月6日在体育界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冰球却成了热门话题,大家都希望冰球不再“冰”。
“培养科技人才,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很重要,体育方面也应该如此,中国冰球水平比较低,一样需要加快人才培养。”胡文新委员给出了一个“10万+”的中国冰球运动人才缺口数字,其中不仅缺乏专业的冰球运动员,也缺乏专业的赛事组织人员,更缺乏热心的观众。
“前几天,我看了一场冰球比赛,观众就没多少。”谈起中国缺乏冰球运动氛围,李颖川委员说,冰球比赛非常激烈,很有观赏性,应该是吸引众多观众的项目,但在我国缺乏氛围,且是较为落后的项目。
“我也有同感。”王艳霞委员说,一直说我们的冬季运动项目是冰强雪弱,实际上冰球才是真正的弱项,从队员到赛事组织人员都缺乏。
冯建中委员一开口,大家都说“那你最有发言权了”。原来,上世纪90年代冯建中曾担任过中国冰球协会主席。他说,男子一直是C组,女子最好的是B组。“原来就那么落后呀!”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道。“1998年冬季奥运会女子曾得过第4名。”杨扬委员补充说,那是历史最好成绩。
胡文新继续说,20多年来,国际上冰球事业发展很快,一方面输送到国外培养人才,一方面加强国内相关培训。他希望,我国把冰球比赛做大,培养球员,也培育市场和观众。
说起冰球运动氛围,杨扬回忆说,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美国对加拿大最后一场冰球比赛时,她正好在飞机上,感到至少有80%加拿大人都在观看比赛,因为只要进一个球,全飞机都沸腾,“挺吓人的”。
令人欣慰的是,冰球运动在我国开始逐步普及了。杨扬说,她了解到北京市有三四千名孩子在打冰球,俱乐部也有上百家。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大家希望多组织一些赛事,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爱上冰球,使中国的冰球运动热起来、氛围浓厚起来。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