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张原 李宁馨)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如何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 民建天津市委会主委李文海带领调研组深入研究后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当前制造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没有真正走到依靠技术投入驱动、效率驱动的新阶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李文海委员指出,各地要建立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打造具有自主技术品牌的产品,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力争由产业链底端向核心领域靠拢。同时,要大力推广智能生产模式,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企业改造,引进智能化机器和更专业的管理经验,减少繁琐生产流程,提高效率,让生产由粗放式向智能精细化过渡。同时,要加大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夯实创新基础,促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李文海委员还建议,应加快建设公平竞争、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各类有形和无形成本等降低,提高企业发展后劲。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