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聚焦西部七省区市携手共建“陆海新通道”

2019年03月11日 12:01| 作者:黄典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背景: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地处中国西部的省区市,如何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曾是长期困扰西部省区市的难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2017年,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投入运行,中国西部就此踏上联通全球的开放新征程。

“陆海新通道”由2017年2月重庆和新加坡双方共同发起、2017年9月成功开行的“南向通道”发展而成。

“陆海新通道”衔接“一带”和“一路”,同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有机契合,为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打通了一条重要通道,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18年11月30日,“陆海新通道”跨省区共建工作推进会在渝召开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等三种物流组织形式。运行线路在国外向南陆上延伸至了中南半岛直至新加坡,海上延伸至新加坡等71个国家155个港口。

西部越来越多的省区市,加入了“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借助“陆海新通道”加速开放发展。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黄典)2019年1月7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等多个西部省区市就共建“陆海新通道”签署了框架协议;

作为西部开放的新通道,“陆海新通道”究竟给西部各省区市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下一步西部各省区市又将如何利用这条通道加速开发开放?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们聚焦“陆海新通道”,共同为全国人民讲述西部开放的故事。

重庆代表团:构建国际物流枢纽 提升开发开放水平

3月3日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将“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战略性项目。建议指出,“陆海新通道”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形成纵贯西北西南、联通我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地区)的陆海通道主轴,实现与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衔接,形成“一带一路”经我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构建联通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据了解,目前“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3种主要物流组织形式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5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重庆代表团再次聚焦“陆海新通道”建言献策。

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代表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重庆方方面面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尤其是“陆海新通道”起步良好。“‘陆海新通道’不仅仅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连接起来,同时也与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契合。”王毅说,这使得重庆可以更好地站在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无论是渝新欧铁路还是‘陆海新通道’,一个重要的连接点都在重庆,重庆会成为国际通道重要的物流中心。这将推动商贸高质量发展,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金山代表说,“重庆不靠海、不沿边,所以铁路物流成为我们开放最重要的一个抓手。‘陆海新通道’将与渝新欧铁路连接,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向、南向开放大通道格局。”

广西代表团:路海畅通物畅其流

3月7日,广西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在代表们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出了 “广西行动举措”。

“广西也是“陆海新通道”最积极的倡议者,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广西的政协委员联合西部相关省区市,提出了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建议,有力推动了“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说,对广西来说,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的重要抓手,是广西扩大开放、推进创新的重大平台,也是这几天广西代表团讨论的热点话题。

鹿心社表示,首先广西将与通道沿线的国家与地区,以及兄弟省区市加强合作,在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陆海新通道”在“通”的基础上,“畅”起来。同时,拿出提效、降费、优服务的创新举措。大力推进物流一体化、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使“陆海新通道”在通行时间上进一步缩短,在成本上有更多优势,成为中国连接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大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周红波介绍了南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具体举措。他表示,南宁将按照“国际陆海联通的重要交汇点”这一定位积极开展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物流发展、跨境电商四个方面跑出南宁“加速度”。

“2019年,“陆海新通道”建设前景更加广阔。”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刘宏武在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也表示,广西愿与各方为此共同努力。广西将继续举全区之力,着力在畅通物流上做文章,在降低物流成本上出实招,在提高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推动这条新通道成为“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红河州州长罗萍:搭上新通道快车 打造开放经济升级版

“厉害了!红河综保区成功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9项创新制度,开通口岸作业区。”“必须晒一波了,去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达194.2亿元。”“立个小目标,要把河口跨合区建成‘产城融合’的国门城市新区。”

翻看全国人大代表、红河州州长罗萍的微信“朋友圈”,一条条分享内容无一不展示着如今红河州的 “国际范儿”。

“红河州历来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对外贸易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的七分之一以上。”罗萍告诉记者, 近年来红河州加快构建红河综保区为引领、蒙自经开区为支撑、河口跨合区(以下简称“三区”)为前沿、昆河经济带为纽带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州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省红河州,如何搭上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快车? “红河州作为云南省辐射中心建设的门户和前沿,特别是在泛亚铁路东线(中国段)全面完工、高速路网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罗萍介绍,就在今年2月27日,首列装载600吨、编组15辆的澳洲进口铁矿石中亚米轨货运班列通过河口口岸入境了。“这标志着红河真正融入了陆海新通道战略。”

从百年前的滇越铁路到如今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火车的隆隆声一直在红河州的土地上回响。罗萍表示,陆海新通道将进一步扩大红河州全方位开放步伐,培育新动能,形成新增长,造就新优势。红河也将积极参与,共商、共建、共享,围绕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相关部署,注重加强与现有国际区域经贸合作机制对接,稳步推进大通道建设,着力促进区域互动交流合作,打造西部省区经云南出海的陆海联运通道节点。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

甘肃进入陆海联运新时代

“在我们西北,冬天吃热带水果是 ‘很奢侈’的事,更别说能吃到新鲜的海鲜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谈到,甘肃已进入陆海联运新时代。现在东南亚新鲜的水果和海鲜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东南亚地区海运到广西钦州港,再从钦州港坐火车到兰州,以前的‘奢侈品’变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

不仅能运进来,甘肃也通过陆海大通道走了出去。2018年,甘肃省运往东南亚地区的洋葱发货量达到1700吨,苹果发货量也有1000吨左右。

范鹏认为,当前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新机遇。甘肃必须以物流为基础,以交通为载体,把文化、旅游、信息、金融、人流、物流结合起来,让新通道成为一个以经济为基础、以交通为前提的全方位的发展战略通道。这就需要继续做好与渝、黔、桂等西部省区市的合作,加大互相开放力度,增强合作的强度,一起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