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是小小设计师”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附小学生参与街区更新设计
街区-社区-校区-园区如何“四区联动”推动街区更新,构建新型生态社区?学校云集、具有学府气息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创造了新的联动机制。
3月13日,“街区更新·路人变主人”工作坊在石油附小二里庄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由石油附小教师那艳艳、学院路街道特聘社区营造师、北京市委党校教师谈小燕共同主持。
活动伊始,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志明、石油附小党委书记郭红霞分别进行了简短的开场致辞。冯志明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二里庄斜街经过街道综合疏解整治由“脏乱差”变“白净美”的历史,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鼓励孩子们敢于创新,作为社区的小主人,用创意为社区添彩,为街区更新添一份力。郭红霞表示,石油附小三个校区均在学院路街道管辖范围内,作为街区更新的直接受益人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希望以后继续为“四区”联动助力。
随后,工作坊活动在“大风吹,吹什么”的破冰游戏中开篇,来自石油附小三年级的50名学生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进行了愉快的开场活动,欢乐氛围与愉快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见证者。紧接着,谈小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二里庄斜街鸟瞰图,请孩子们回忆自己的上学路线并标识出来,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斜街,并重新认识自己每天必走的上学路。
此次工作坊是学院路街道2018年城事设计节获奖项目落地的环节之一。设计者之一——北京林业大学曾颖琪同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方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介绍了设计团队对斜街墙面以“家”为主题的设计构想,孩子们则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拿笔记录,有时又会陷入低头思考状态。
进入提问答疑环节,孩子们发言踊跃,与专业设计师、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斜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有趣的互动。
从认识到理念、从接受到参与,孩子们分组进行了创意斜街墙绘,以笔触带来线条装点斜街。每一个作品都创意十足,不仅显示了童真的美学,更包含了对社区、家园的浓浓爱意。
在故事环节,每组又推荐一名学生讲述了本组的创意故事,小朋友都谈到了对未来斜街的美好期待。
本次工作坊还专门设置了颁奖环节,通过孩子们的公开投票,共评选出最佳演说达人、最佳创意达人、最佳合作达人三类获奖团队。
学校是街区更新和街区治理的重要主体,理应是其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设计者、维护者。如何将路人变主人,这次工作坊的举办是一种新的尝试。
学院路街道期待通过这次工作坊的经验总结,与相关单位商讨,创新建立街区“小小设计师”模式,将清华大学、清华同衡等资源引进学校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通过课外兴趣班的方式记录学分,考核合格者颁发“小小设计师”证书,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发展,使学校参与街区更新和街区治理的行动常态化、制度化。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同衡城市更新研究所、清华同衡城市营销研究所的领导以及相关责任规划师,学院路街道辖区关联单位代表,社区居委会、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代表等共计70人左右见证了工作坊的全程活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街区 学院路 街道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