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兰州艺人逐梦“敦煌花道” 引民众体验“慢生活”

中新网兰州3月19日电 (闫姣 高展)兰州花道艺人郑艺依旧记得,年迈的师傅双手微微颤抖着拉着她说,能来敦煌莫高窟前焚香、插花,是一辈子的梦想,但也是不敢奢求的事,这下总算圆满了。
受师傅的影响,郑艺对敦煌,对敦煌壁画亦有“放不下、抛不掉”的情愫。“敦煌就是我们的宝藏。”郑艺说,现在有专门研究敦煌舞蹈、音乐、服饰的人和机构,“敦煌花道”还没有人做,结合自己研究东方花道之便,她提出了研究“敦煌花道”,并延伸推广的想法。

“水月观音的图上有两个插花作品,分别是瓶花和盘花,敦煌壁画中不乏这样例子。”郑艺说,去年年底,她和许多“同道人”成立了敦煌插花研究机构,并和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研究敦煌壁画的教授多次接洽交流,准备从今年开始着手收集壁画资料,“先模仿敦煌壁画模式,然后创新,再借助明年的敦煌文博会向外推广。”
花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艺术,传到日本后产生各种流派,并成为修养身心的重要环节。而后,国内也不断有人研习并创中国传统花道。中国、日本花道并称为东方花道。

“坐姿端庄、面露微笑”因从17岁起就潜心研修花道,已近30年,郑艺看上去从容优雅。花道让她“练就”了平和从容的心态,变得不骄不躁,包容心很强。于是,她开课引导当下烦躁、焦虑,物质丰裕、精神缺失的人们学习,。
随着经济的繁荣,吃饱喝足之余,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奏快速的“快都市”里,寻觅能使内心安静、暂离喧嚣的“慢生活”。
和往常一样,在兰州一家私企上班的张丽萍走进花道教室,花香扑鼻,琴声飘然入耳。于她而言,花道教室的门就像一条隔离带,能将生活、工作的压力“拒之门外”。而门内,她可边听轻音乐,边感受花“微笑的表情”,享受慢生活。
“将花慢慢旋转,直到能体现花‘向阳的姿态’和‘微笑的表情’。”郑艺端坐在凳子上,开始跟“徒弟们”讲解花道的入门知识,而后通过选材、修枝、排位等多道工序,将几支杂乱无序的花束“变成”有层次、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郑艺坦言,现在“拜师问道”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徒弟”中还有不少男性,“我觉得就是时间到这个节点上了,经济很繁荣了,人的精神上产生了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心灵得到满足和滋养”。
正值而立之年的孙伟是花道的男“徒弟”之一,他每个周末都抽出一定时间,或一个人,或带家人同来学习,“既能充实自己,又能增进家人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
兰州“90后”姑娘刘瑶体验过一次花道教学后直呼喜欢。她说,比起喝酒、唱歌等娱乐方式,听古筝、修花道更能提高她的审美和情操。听闻郑老师2018年底提出研究“敦煌花道”,一向喜爱敦煌文化的她更是喜不自胜,十分期待。(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花道 兰州 敦煌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