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扬帆,起航!“90后”航模女孩追梦微观世界
新华社青岛3月19日电 题:扬帆,起航!“90后”航模女孩追梦微观世界
新华社记者兰恭来、杨文
15英寸双联装火炮3座、设计航速31.5节……二战时期被击沉的英国皇家海军“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缩小350倍后的微观世界中再次“扬帆起航”。
方寸之间,与“反击”号一同起航的还有20岁青岛女孩贾亦琳的航海模型梦。
贾亦琳说,8岁时,父母为了锻炼她的心性和协调能力送她到模型科技班学习,从此她对模型的热爱一发不可收。“反击”号是她代表中国国家航海模型队在2016年俄罗斯航海模型仿真项目世锦赛上斩获银奖的作品。
航海仿真模型,作为航海模型的一种,其零件复杂多样,选手自由发挥空间大,需要良好的手脑协调能力和耐力。最小的零件直径通常不到1毫米,有时需要用做眼科手术的镊子夹取。
在启蒙教练的工作室里,近日回国探亲的贾亦琳又摆弄起从前用过的各类训练模型,爱不释手。天性爱钻研的她一拿起模型便沉浸于模型的“微观世界”中,自得其乐。
贾亦琳的母亲林伟说,一次教练为了“难为”贾亦琳,给了一件通常要花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皇家游艇木帆船”模型,没想到她闷在屋里三个晚上就完成了。
不仅如此,她还获得了“意外收获”——找出了一张沿用10余年,被教练、选手视为经典的图纸中的一处错误。
“桅杆和帆之间的滑轮排列总感觉不太对劲儿。”在查阅资料后,贾亦琳果断地将图纸改正。改正后的图纸还得到了模型设计者本人的肯定,一个多年无人发现的错误从此被纠正过来。
贾亦琳的这股“钻劲儿”也让她在比赛中获得了国家队的关注和认可。但由于缺乏经验,2016年首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时,她误将参赛作品托运至目的地,到达后才发现,事先在国内组装好的“反击”号已面目全非。
“碰到这种情况,就算是经验老到的选手也会傻眼。”随队教练程晓说,出乎意料的是贾亦琳并未气馁,整整48小时没合眼,将1000多个零件重新归位,修复到了条件允许范围内的最大程度。
“没有天线我就用头发来代替,从未想过要放弃。”贾亦琳说,虽然修复后的模型并不完美,但整个过程对自己也是历练和成长,或许这份执着也是打动评委的因素之一。
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姜招银表示,正是因为有贾亦琳这样对航海模型怀揣着热情、梦想的年轻人,中国航海模型项目才能多年来一直在国际比赛中保持竞争力。
作为中国航海模型优势项目,航海模型仿真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参加世锦赛以来,诞生了许多世界冠军,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据姜招银介绍,现阶段中国每年有30余万人参与各类航海模型活动,近1000人参加国家级的航海模型比赛,其中达到参加航海模型世锦赛水准的选手有80人左右。
“航海模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航海和造船技术、增强国防意识的优质平台,也是高水平模型体育项目人才为国争光的良好渠道。”姜招银说。
“我羡慕在奥运颁奖台上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中国选手。我许下了一个愿望,要在模型比赛中为我的祖国增光添彩。”贾亦琳曾写道。
“模型的搭建也需要投入感情,同时也能收获知识。”贾亦琳说,完成一艘高质量的航海模型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等到搭造完成,自己也对模型的所有细节和整个历史背景了然于胸。
现在的贾亦琳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她说,专业的选择源于她对模型的热爱,制作模型培养的图纸阅读能力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于所学专业要求的工程量计算和建筑计划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业余时间里我仍在做模型,这个爱好让我对建筑专业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贾亦琳说,希望以后能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将模型制作中培养的兴趣继续延伸到职业领域。(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模型 航海模型 微观世界 起航 女孩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