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国内首家肿瘤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在沪揭牌成立

中新网上海3月19日电 (万胤婕)在第13个国际社工日来临之际,国内首家以肿瘤社会工作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社会工作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19日正式揭牌成立。
据介绍,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主要合作目标分为三块,分别是:以医务(肿瘤)社会工作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聚焦医务(肿瘤)社会工作,推进跨学科干预研究和知识转化,探索“新文科”发展模式;围绕专业能力建设,创新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医院的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初衷之一是相同的,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让助人变得更加专业’。”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说,“研究中心”就是要面对肿瘤患者和家庭的需要,提供积极的干预,协助他们解决身体、心理、心灵、人际关系和环境的问题,树立生活信心,改善生活品质,修复社会功能,积极回应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达成的共识,“研究中心”今后将重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医务社工实务工作体系,包括医院内外的肿瘤社工专业服务,建设成立院校合作的肿瘤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规范建设的专业基地;培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具有专业引领力的国内肿瘤社会科研创新工作示范和推广基地,以及打造具有行业推动力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创新与政策倡导平台等。
在签约仪式上,杜慧芳希望“研究中心”能深入探索跨领域新型合作模式作用的发挥,通过双方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肿瘤社会工作的实务和研究水平,引领相关工作的开拓和深化,真正做到呵护病人及家属的身体及心灵,为回应人民对身心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作出自身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科处于国内前列,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已培养了大批在妇女、儿童、老年、医务、优抚等领域服务的优秀社工。此次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强强联手成立“研究中心”,何雪松对其合作前景和合作研究的模式表示期待,希望能共同推进肿瘤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介绍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3年成立社工部以来,在贫困患者救助、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援助、医院志愿服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并逐步建立了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的模式。她希望,通过此次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合作,能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培育出本土化的肿瘤社会工作新模式,让病人、家属、医生在对抗疾病面前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社工介入。
签约仪式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副处长俞军对此次高校、医院的合作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希望“研究中心”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社会满意为目标,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肿瘤社会工作提供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探索和积累。
当天,世界肿瘤社会工作协会第一位中国会员、香港大学终身教授陈丽云也通过网络发来视频,祝贺“研究中心”的成立。杜慧芳,顾文英,俞军,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广利、院长何雪松和社会工作系师生,以及肿瘤医院医护人员代表等30余人,共同参加了合作协议签约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肿瘤 社会工作 国内 首家 研究中心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