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好的教育是穿透灵魂的
我也要有工作室
读幼儿园时,小柚子说:“老爹,你有工作室,为什么我没有?”因为这种诉求,便有了小柚子和他的私塾——同文艺塾。也因此有了一大群可爱的“小柚子”。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连成一线,等你回首的时候便发现那是一种机缘。
六年前,三岁的小柚子在翻阅《八大山人全集》,当看到八大山人画的鱼时,他说:“爸爸,这鱼好像很不高兴,是不是画家(他当时以为是张大千画的,其实是八大山人画的)画得不好,鱼在翻着白眼。很生气的样子!”这个意识凿开了我困扰很久的艺术鉴赏思绪。于是,借用1998年我在宁波大学创办的“同文国学会”之“同文”二字,以“同仁集成,人文修身”为宗旨,创办私塾“同文艺塾”,试图回望宋代以来美术教育的传统之维。在美术课程的设置方面揉和了文字学、蒙学、幼学、国故经典等,以通俗、趣味、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给4-12岁小朋友,我笑称这是一块新人文教育的“试验田”,幸运的是得到了诸多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从文字学的结构到图绘表现打通了抽象和具象之间的思维通道,同时也从视觉层面兼顾了水墨和色彩的共生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助解、提问解答等,在绘画过程中没有示范、框架甚至是过多引导,全靠儿童自己的自由想象和表现,试图让他们“天性使然”。岁数大一点的小朋友,如12岁以上的小朋友,少量穿插一点技法,我称这类绘画为“有氧绘画”,因为它是接地气的。
真诚善意地淳淳善诱
每每看到一些儿童绘画千篇一律的模版式画法时,便萌生了我们探索一条“符合儿童心智”成长的教育之路。因为没有哪一种教育可比儿童时代的“纯真”教育重要,古人言“三岁看大,七岁成形”是有道理的。古代私学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以识字开始的私塾教育两千年连绵延续,它之于中国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儿童对“美”的解读是直观和纯净的,尤其对色彩、形体的感悟和我们成人有明显不同,但我们很多时候教儿童绘画时,总喜欢说“太阳是这样的”,“船应该这样画”,“向日葵的色彩是金黄色”等,于是乎便有了成人的固定思维强加给了儿童,“模式化”绘画大批量出现,这样也就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的儿童绘画培训就有这种感觉,统一化的成人思维模式扼杀了小朋友们的表现欲和纯真天性。
最高的教育是穿透灵魂的教育,小朋友原本像一滩纯净的水,如果教育不得当就像被污染了一样。因此,少儿阶段的教育也是很难的,而美术、音乐等又是最接近心灵的一条美育教育通道,在真的背后蕴藏着善,善的背后包蕴着美,真善美就这么出现了。“真诚”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善意是教育的第二法则,淳淳善诱也。美感是教育的升华,从教育中得到“美”便是教育的本质了,因为美好的东西不令人厌恶。涂鸦是儿童随性的天真写照,而中国毛笔水墨又契合了这种天性,快乐便应运而生了!
近70万字的《小柚子成长记》
最初,我是把小柚子的涂鸦乐趣当做一个学龄前美术教育课题在关注。记得他18个月大的时候,刚学会走路不久,说话也就一个字、两个字的。有一天,我正在工作室写字,他站在我旁边,说:“爸爸,笔!”我就随手拿了一支毛笔给他在毛边纸上涂抹,这样在不经意中,他与毛笔有了第一次交集,慢慢就形成了习惯,来了我工作室,就拿起毛笔自己玩、涂画。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据说要21天,看来是有道理的!从两岁涂鸦到九岁继续涂鸦,我感觉最有意思的时期是三岁左右,很大胆的感觉,又有那么一点意识,笔致随趣天成!
小柚子的涂鸦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随意涂抹阶段,没有引导,完全是自己控制,自娱自乐式的涂鸦。两岁至三岁阶段对于小朋友而言是纯粹无形象意识阶段,对事物基本没有“造型”认识,也不会把形象与涂鸦表现对等起来,如他似兰、似竹涂鸦便是如此。当然,这些感觉不知是否和平时经常带他出去玩有关,还是和家族遗传基因有关,似乎,一提起毛笔,涂起来就比较顺手,丝毫没有紧张感和陌生感。三岁至四岁阶段开始有了朦胧的表现,或许我们称之为有了涂鸦的主题,如《撞车》、《动物园归来》、《送给妈妈的礼物——跑车》、《闻鸡起舞》等。这些主题都是他在一边涂鸦的过程中,一边讲述,或涂鸦完毕,聆听他,和他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印象较深的是小柚子三岁时,我一边给他讲唐诗杜牧的《山行》诗,他一边涂鸦,有如神助,《杭州日报》的好朋友郭琳起初不相信是三岁孩童所画,看了视频才相信。《山行诗意》涂鸦发表在2103年的《杭州日报》上。《撞车》涂鸦则是三岁时在转塘镇遇见一起车祸,回到工作室就想涂鸦,表现了“大车撞小车,大车后面翘起,小车翻碎”的场景画面,我想这和他长期喜欢玩车模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四岁至五岁这个阶段。在私塾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涂鸦,这个时候小柚子与他们会有一些交流,涂鸦的主题意识渐渐明晰,如《三阳开泰》,在表现上也有一定思考,甚至幽默感。这一时期的涂鸦,分两种形式,一是他自己根据兴趣,没有示范,如在郊游游玩的时候所感,回到工作室独立完成,如《西湖印象》等。还有一类是给他主题,让他自由表现,如《壶趣》等。《三阳开泰》这幅涂鸦是给他讲了传统文化中的“三阳开泰”的知识和故事,他的涂鸦理解是“问他为何只画了一只羊,他说其他两只羊吃完草跑了!”这或许就是儿童的趣味和表现,或是真实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是出国游或国内旅游时的“随走随涂”式的涂鸦。从四岁到九岁没有间断过。这种感觉非常好,既可以类似涂鸦的方式写游记,又比较快乐地把旅途的印象描绘出来,很有愉悦感。这种形式坚持了差不多六年时间,只要出去旅游,就会留下一些“涂鸦”作品。这似乎是我的不经意安排,每次出门都会给小柚子带上笔墨纸砚,这个时候我也会给他讲古代艺术大师、近现代艺术大师就是这么郊游、游观,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笔墨纸砚不离身,如吴冠中先生在行驶的车上画速写等,是可谓“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些涂鸦很有“旅行感”,如《庐山归来》、《南京乌衣巷》、《韩国济州岛归来系列》、《埃及金字塔》、《红海玻璃船》、《庞贝古城》、《京都奈良记游》、《洛阳白马寺》等等。(何鸿)
编辑:杨岚
关键词:涂鸦 教育 柚子 儿童 表现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