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化重要载体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20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所取得成就,并展望未来建设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当前世界发展不平衡越来越明显,全球化遇到挑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实现一种包容性、创新性、共赢性的新型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种全球化模式的重要载体与实践。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在演讲中谈及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性。他称,国际产能合作是全球价值链的重组、是世界经济关系的再造,相关合作涉及领域非常多,在世界经济中的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于洪君进一步指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现代化需求旺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同时沿线一些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也需要更新换代,“这给国际产能合作带来了长久不衰的机遇”。
中国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提及中东欧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她分析说,中东欧国家目前处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阶段,中国则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装备制造能力,双方可以在承包、工程、产能、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优势互补需求契合度高、合作潜力大。”霍玉珍表示,既可以拉动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提高当地就业水平,也能充分利用中国优势产能实现互利双赢。
本次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主办,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和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论坛现场还表彰了一批中国青年学者的“一带一路”倡议学术研究成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希望此次论坛广聚学术资源,为实现和平、繁荣、开放、创新、绿色和文明的“一带一路”建设凝聚青年共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一带一路 倡议 全球化 中国 合作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