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95岁特等功臣将报功书藏63年 子女只知道父亲当过兵

初春的鄂西武陵山区,乍暖还寒。穿着厚厚棉袄的张富清老人,坐在客厅里的火炉旁烤着火。见到一身军装的记者,老人一下子单腿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一旁的老伴迅速扶住他,生怕他摔倒。
如果不是去年11月3日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富清拿出了泛黄的“报功书”,还有几枚奖章,几乎没人知道,这位95岁的老人,是一位特等功臣。他的子女只知道父亲当过兵,亲朋邻里只知道老人是县银行离休的副行长。
为什么老人之前从未表明过自己的赫赫战功?“封存”荣誉的背后,他坚守的究竟是什么?
3月初,我们从湖北武汉乘车前往来凤县,探访张富清老人。虽已年过耄耋,听力几近丧失,但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见到部队来的人,显得格外激动。聊天中,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军歌,记忆也回溯到那段峥嵘岁月。
少时·征战
“一冲上阵地,满脑子就是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意志和勇气”
1924年,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在二纵队359旅718团二营六连当战士。老人说,他到部队后,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永丰战役。
永丰战役时,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担任突击连。那天拂晓,他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城墙,和敌人展开激战。
“我端着冲锋枪,对着敌人一阵猛扫,一下子把近距离的7、8个敌人全部消灭了。”说起这段战斗经历,老人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他说,等他回过神来,才感觉头顶有血往下流,用手一摸,一块头皮翻了起来。他这才意识到,一颗子弹刚刚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在头顶留下一条浅沟。
击退外围敌人后,张富清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把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将碉堡炸毁。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他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突击组的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回来。回想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战友,张富清老泪纵横。
老人说,打仗时他多次参加突击组打头阵,但当年他的身体其实很瘦弱,打胜仗的关键是不怕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就是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意志和勇气。”说起打仗的诀窍,老人仍一脸自豪。
永丰战役后,彭德怀到连队视察,接见张富清和突击组战士。彭德怀握着他的手说:“你在永丰战役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当时张富清很受鼓舞:“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一个共产党员,我做了应该做的,完成了任务,组织上给我这样大的荣誉,我非常感动。”
后来,张富清一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除了“报功书”上提到的“特等功”,还3次荣立一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
离营·奉献
“军人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完成任务”
1955年,张富清已是359旅的正连职军官,他所在部队面临调整,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多次立功、身体有伤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到老家陕西,但得知单位鼓励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山区去支援建设,他就选择去了偏僻的鄂西山区,在来凤县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来凤县,组织先是安排张富清到县公社工作。今年68岁的田洪立,是张富清在来凤县卯洞公社的同事。当记者说起张富清是位战斗英雄时,田洪立非常惊讶,此前他从未听张老提过自己的那段经历。他回忆道,张老为人正派,工作中总是挑最困难的任务。当年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张老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是全公社最困难的片区。
上世纪60年代,公社面临改革精简。当时,张富清的家属孙玉兰也是公社职工。田洪立说:“张富清是副主任,大家眼睛都盯着呢。如果他裁别人,不裁自己家属,别人会说闲话;裁了自己家属,他妻子就得下岗失业。”
在公社研究改革方案时,张富清第一个站了出来,让自己家属回家待业。“公社要完成任务,领导自己要过硬,执行政策才能坚决,动员别人才好做工作。”然而,每当忆起此事,张富清仍感觉对老伴有着深深的愧疚。
之后,老人还先后在当地粮食局、银行等单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保持着军人的形象,“军人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完成任务。”
但是,他的军功却从不示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不清楚。他的小儿子张健全说:“父亲从来不和我们说这些,他把立功证书和奖章都锁在一个小皮箱里,打包捆着。就是现在,不经过他同意,家人都不能拿出来。”
晚年·坚守
“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呢?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呢?”
在建行来凤县支行,许多人知道张富清这位离休的副行长,但都没听说过他的英雄事迹。不过,33岁的年轻行长李甘霖仍对张富清钦佩有加。
去年11月,李甘霖得知老人要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张老:“您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眼球晶体,保证效果。”然而,老人做完手术回来报销,李甘霖发现他只选了3000多元那种最便宜的眼球晶体。后来他得知,考虑到晶体质量和身体适应情况,医生原本给张富清推荐了7000多元至2万元的眼球晶体。
“当时,和我住一个病房的一个农民也做白内障手术,他选了3000多元的晶体,我就跟医生说跟他选一样的吧。”说起这事,老人很坦然。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90多岁的老党员,如今不能再为党、为国家作什么贡献,就更不能向党和国家提“过分”的要求。
多为党作贡献,少给组织添麻烦,即使是离休后,老人的信念也从未改变。2012年,张富清的左膝患原发性脓肿危及生命安全,医生为他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表示老人的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手术康复后,老人没有放弃,坚持天天锻炼,依靠辅助工具练习走路,最终重新站了起来。
在张富清看来,自己年纪大了,不能为家人、为党做事情,但要确保生活能自理,不给家里和组织添麻烦。“我不能给家人增加负担,得让他们集中精力为党多做点事情。”
张富清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来凤县领导多次上门探望。老人总是动情地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呢?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呢?”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张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载的缘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朴素的内心独白,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理想信念。
(题图照片由作者提供,合成:张锐)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张富 富清 老人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美国纽交所“换装”迎接李维斯上市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救出31人
圆月
纳米比亚举行独立日庆典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