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医学专家致力研发国产医学机器人

现在,越来越多病人愿意接受,或者主动选择机器人手术。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 医疗机器人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功能辅助等诸多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记者22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胸科医院临床联合研究中心”将建立由美国认证的胸部机器人临床实训中心,通过严格细致的理论和临床培训,将胸部机器人手术推广至更多地区。

胸科医院院长潘常青告诉记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都是美国生产的,机器和相关配件的费用都较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潘常青说,我们正在朝着国产研发的道路探索。
据悉,2018年末,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医工交叉合作,成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胸科医院临床联合研究中心”将聚焦医疗机器人在心胸学科领域的国产研发和临床转化,探索机器人在胸部手术、心脏介入等领域运用推广,并实现机器人医疗系统国产化的突破。
22日起,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医学专家汇聚上海,出席“首届国际医学机器人微创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在胸外微创领域广阔前景。本次论坛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市胸科医院承办。
记者获悉,2009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率先在中国开展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标志着中国机器人辅助手术正式进入胸外科领域。十年来,该项技术快速发展,全面深度进入胸外微创领域。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胸部机器人手术数量约为12000例,其中上海胸科医院完成了近3000例。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副会长兼胸外科学组组长罗清泉教授是中国国内率先开展胸部机器人手术的医生。这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胸外科领域约20%的手术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他指出,在适宜的病人中,机器人手术能达到胸腔镜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且具有明显优势,比如: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出血量更少、病人愈合更快等等。
罗清泉对记者表示:“和十年前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病人愿意接受,或者主动选择机器人手术,这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技术已经逐步成为胸外微创的主要术式之一。” 罗清泉告诉记者,
不过他亦坦言,机器人也不是万能的,一方面,机器人仅仅是医生的辅助系统,另一方面,机器人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专科医生要科学地把好手术指征。当下,罗清泉正在领衔一个“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探索如何为胸部疾病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论坛期间,由罗清泉教授主编的新书:Robot Thoracic Surgery:A Collection of Clinical Pearls发布。这是目前国内最新的阐述胸部机器人手术的著作。它聚焦胸部机器人手术,从解剖到实战,涵盖早期肺癌到局部晚期肺癌等多个角度,配有大量丰富手术视频,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临床参考著作。(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机器人 手术 医学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