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稳粮要先稳种粮收益
稳面积、稳产量,最终要靠稳政策、稳收益,不管是适度规模经营,还是小农户家庭经营,保护种粮积极性仍是当前首要。发展粮食产业,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只有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低成本的生产优势、高技术的支撑能力和高水平的销售能力,粮食生产才能打牢基础
眼下,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已经打响,各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春耕生产进展顺利。不过,一些制约种粮主体积极性的新情况也随之而来,“谁来种地”等老难题需要持续破解。稳面积、稳产量,最终要靠稳政策、稳收益,不管是适度规模经营,还是小农户家庭经营,保护种粮积极性仍是当前首要。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但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特别是去年全球粮食供求形势由宽松转为趋紧,全球谷物产量同比减少2.1%,但消费量却同比增长1.5%。确保近14亿人吃饭不出问题,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对我国来说,今年尤其要防止出现价格下跌、竞争加剧、政策缩水“三碰头”。
一是市场效益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除玉米外,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糖料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都在下跌,今年可能难有大的回升;同时,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又在上涨。与农业的强投入相比,粮食生产的回报率还是不高,种粮比较效益还在走低。现在,一些农民不愿意种粮,工商资本下乡基本也不大想种粮,这都是值得关注的信号。
二是国际竞争问题。国际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粮价普遍高于进口到港税后价格,2018年大米、小麦、大豆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斤0.4元、0.27元、0.32元。去年,国家宣布将全面取消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外资准入限制。未来在粮食收购、加工、批发环节,将面临跨国粮商更直接的竞争。
三是重视程度问题。粮食连续多年丰收,一些地方盲目乐观,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有所抬头。粮食生产,最忌“多了砍、少了赶”,最怕“大起大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争地、水、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地方对粮食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可能会打起变耕地为建设用地的主意。
粮食是特殊产业,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保护。这些年,以市场为主、补贴为辅的价格形成机制日益完善,但粮食价格常常只能覆盖生产投入,难以让粮农有更多获得感。我国的支农政策力度还很弱,农业补贴仅占农业产值的15%,美国则占40%。如今,我国农民早已是可自由选择就业岗位的市场主体,会考虑就业的收入水平和发展预期。如果种粮纯收入难以吸引人,他们就难以保持生产积极性。
当前,我国有两类种粮主体,一是小农户,二是新型农业主体,这两者的积极性要统筹考虑和调动。我国是“大国小农”,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户的98.1%,经营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超过70%。2017年中央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件,一些地方对政策有误解,片面支持新型主体,对小农户有所忽略。今年2月份,中央又专门出台了扶持小农户发展文件。今后既要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又要注重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
发展粮食产业,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只有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低成本的生产优势、高技术的支撑能力和高水平的销售能力,粮食生产才能打牢基础。要从粮食全产业链出发,提高对产业链的掌控力,既保障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又保障现代的加工流通能力。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加工企业与种粮主体合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种粮 粮食 收益 小农 农户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