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百件古埃及文物亮相山东 为文明交流互鉴架桥梁

中新网济南3月31日电 (赵晓)“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特展31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展出100件(套)珍贵文物,促中国与古埃及两大文明古国在交流中互鉴。

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魂兮归来”“往生之所”“事死如生”“享乐来生”四个板块,展品中既有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的木乃伊、纸莎草纸《亡灵书》,也有展现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器物,以及带有古埃及标志性色彩的木棺等丧葬用品,反映了古埃及人的精神信仰世界和深刻独特的生命观。

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考古专家Benedetta Torrin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古埃及人的信仰,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人死后将在地下世界继续生存,灵魂转世需要有肉身依托。古埃及人以精湛的解剖技术和防腐手段制作木乃伊,保持肉身不朽。“此次展览介绍了木乃伊的制作过程,揭秘它的防腐处理方法,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古埃及的特殊丧葬文化,拉近两大古老文明间的情感距离。”

在展览现场,一具成年女性木乃伊吸引了观众驻足围观。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研究馆员于秋伟介绍说,该木乃伊的筛骨无损坏迹象,腹部和胸腔也没有填充防腐材料,大腿之间可见不规则的填充物堆积。各种特征表明,这名女性已经怀孕,可能死于分娩。“特展中展出的木乃伊、卡诺卜棺材、木棺的封盖等重要文物,承载了古埃及人对生命的敬畏、对神灵的尊崇、对死亡的认识以及对来世永生的渴望。”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立法、建筑、手工业等方面创造了丰硕成果”,山东博物馆副馆长卢朝辉在致辞中表示,古埃及文明对欧洲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与东方古国中国间接产生了很多文化互动。本次展出的百件文物也从侧面反映了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两个文明古国间文化交流的痕迹。
卢朝辉说,为让公众理解古埃及人的生命观,领略古埃及文明,山东博物馆在本次展览中特别使用了数字化的方法对展览进行诠释,让观众多角度读懂展览。“这次展览将为山东观众创造近距离了解和接触世界文明成果的机会,启发人们思考诸多珍贵文物遗产的现实意义。”
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协办,将持续至6月21日。(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展览 山东 文明 百件古埃及文物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