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萨摩亚的援外中国人:只想帮到他们
中新社阿皮亚4月9日电 题:萨摩亚的援外中国人:只想帮到他们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人生中如果有这样一段援外经历,更重要的是,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到当地百姓,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我在援外的最高年龄线55岁之前,主动申请参加中国援助萨摩亚医疗队。”在位于首都阿皮亚的萨摩亚国家医院,来自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辛丁教授告诉中新社记者。
和辛丁有着同样想法的援外中国人还有很多。他们远离祖国、家乡、亲人,在文化、习俗完全不同的异国他乡,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所长,为当地百姓尽心尽力。这群中国人的想法很简单:只想帮到他们。
萨摩亚是一个南太平洋岛国,由10个岛屿组成,人口不足20万。来萨摩亚之前,中国援萨医疗队队长、心血管内科张基昌教授想到了这里必定缺医少药,但他看到的真实情况还是超出了想象。出国之前,他从国内医院带来了当地医院急缺的一些提高心率的抢救药物,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及时控制住一位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患者及家人感激不尽,与他合影留念。回忆起这段经历,张基昌教授十分开心。他说:“国虽有界,医者无界,做医生的满足就是病人的认可。”
由于萨摩亚民众多以面包果、芋头等为主食,蔬菜吃得少,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发,这也给医疗队的手术增加了难度。2017年,刘知文作为中国援萨农业专家组长,从湖南来到阿皮亚,决心在这里种植更多的蔬菜、水果,改善当地民众的饮食结构。
农业是萨摩亚的支柱产业,但因为缺少良田和技术,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自言“做了一辈子国际农业合作”的刘知文,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在阿皮亚建立示范农场、蔬菜大棚、种子生产基地等,并且进村入户,培训农民,提供帮扶。
“我刚到阿皮亚时,西瓜20塔拉一公斤,现在降到了7塔拉,改写了萨摩亚西瓜依靠进口的历史。这两年来,萨摩亚市场蔬菜供应明显增加,价格有所下降,而大部分示范农户的收入有所提高,就是这样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刘知文说。
2010年,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一年的施林杰被上海建工派到萨摩亚工作。那是他第一次听说“萨摩亚”这个国家。当飞机降落在阿皮亚机场后,他看到的机场“就是一些简易的彩钢板房,和国内的厂房一样”。2015年,上海建工参与机场改造,3年后竣工,交给萨摩亚一座焕然一新的、现代化的机场。
那时才29岁的施林杰,第一次作为项目经理,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国外做工程,会比在国内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麻烦。尽管如此,工程还必须更加精益求精。要满足业主的要求,但也不能无条件地满足。这其中,沟通最重要。幸运的是,在萨摩亚,他和做翻译的同事袁淳安相知相爱,组建了家庭。
施林杰说,通过这个项目,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夫妻感情也磨合得很好。当地百姓很友善,有时候在公司门口,会看到不知什么人送来的他们自己种的香蕉。
年轻的施林杰现在是上海建工南太区域负责人。今年7月,太平洋运动会在阿皮亚举行,他带领公司正在赶建体育馆工程。他笑言,在萨摩亚快10年了,前不久回国,倒有些水土不服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民众的友好,更坚定了我们做好项目的信心。”
和施林杰一样,刘知文也在为太平洋运动会忙碌着。对于要为6000人提供蔬菜水果,他很有信心。中新社记者在示范农场采访时,偶遇萨摩亚农渔业部长Lopaoo Natanielu Mua。他说,我们从中国的援助中学到很多东西,农民也从中受益。我们欢迎这个项目,希望双方合作继续下去。
编辑:曾珂
关键词:萨摩亚的援外中国人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