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老年照护师:新职业护佑“夕阳红”
“去年下半年,我的老父亲有两次吸入性肺炎,发烧且病情危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期间,科里的医生们调动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奋力抢救,最终父亲转危为安。今年1月,首期全国‘老年照护师’公益培训班在解放军总医院开课了,我作为患者家属有幸参训。3个月下来,我掌握了科学照护的知识要点,并将这些知识讲解给护工,督促他按照培训班老师的讲解内容操作。现在,护工的护理规范了,父亲的病情也稳定下来了。”4月3日,在首期全国“老年照护师”公益培训班结业典礼上,患者家属霍晓力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
和霍晓力一起参加首期培训的共有70余人,他们都来自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是具备一定照护知识及技能的护理和陪护人员。最终,经过3个月培训学习之后,31名学员经过笔试、现场演示等考核流程顺利结业,6名学员获评优秀。
这些学员的顺利结业,也标志着老年照护师这一新职业在我国正式诞生。从今以后,通过老年照护师培训考试的照护人员,将持证上岗。
图为老年照护师尤国军在照护患者
在全国开老年照护师培训之先河
什么是老年照护师?其实,这是一种介于护工和护士之间的新型职业。拥有老年照护师资格证书的人,懂得老年人照护的基本医疗知识,提供的是一种专业技能服务。
“比如,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可以做哪些基本的康复运动来保持老年人的肌力,如何防止老年人跌倒或减少跌倒的概率,喂饭如何安全科学不发生误吸呛咳,如何让老年人正确的坐姿与卧姿不发生压疮。这些照护技能,不是普通的家政人员或护工能够操作的,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胜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在结业仪式上介绍。
其实范利还有一个身份——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因为常年接诊并照护老年患者,范利深刻体会到老年患者对科学照护的强烈需求。
“特别是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达2.4亿人以上。其中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就有5000万人以上,他们之中又有超过90%的老人是共病老人,如何满足这些老人的照护需要?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痛点问题,因为传统的家政服务不能满足老人和家属需要,普通的养老院也不能满足,老人长期住院也不现实。但这么大的一个群体,社会不能忽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老人同样期望有质量有尊严地生活,因此社会急切呼吁老年照护师这一职业的诞生。”范利向与会者介绍。
为解决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范利牵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老年医学培训中心”,在全国首试老年照护师公益培训。培训班共设480个学时,分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临床见习3个板块。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照护技能、急救技能、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表现及用药知识,以及老年人心理疏导、居家常用医疗护理技术等,受到了各方肯定。
照护师可以帮助老人向医生呼救
“通过培训,我们掌握的照护技能明显提高了,职业成就感也更强了。比如仅仅老人鼻饲喂饭这件事儿,就有很大的学问,要讲究饭的温度,饭打进鼻饲管的速度,以及老人用饭时床头要抬升的高度。”已经拥有多年照护经验的老年照护师尤国军,在讲述自己的受训收获时,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霍晓力也对受训过程感触深刻。她说,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护理部,以卓越的组织才干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开展了这次培训,这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万分宝贵。
“参与培训教学的各科室护士长老师们不仅有优良的教育背景,有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护理第一线的工作经验,更有从众多生生死死的经历中感悟、总结出的护理要点和重点,进而形成特有的专业技术技能、专业规范和流程,并通过此次培训教授给我们,成为我们照护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应该自觉遵循的准则。”霍晓力坦言,照护中的很多细节看似平常,但都是老师们经历经验的总结,比如工作不能穿拖鞋、卧床病人不能用吸管喝水、营养液不能用微波炉加热等,这些细节细碎而繁琐,但却也人命关天,“因而这次学习的收获,既是我们照护师应该珍惜一生的职业宝藏,也是执业宝藏”。
实际上,老年照护师不只是成为一种新型职业,还成为拯救生命的另一条纽带。
“其实选择照护这一工作岗位,面对生命暮年的老者和以性命相托的家属时,学习和修炼专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格外重要。因为照护师陪护的多是重病在身的高龄老人,这些人有的是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的是无法言语无法自理的患者,甚至还有更危重的病人……大家日日夜夜随护身边,深切的关注和细心的观察是敬业精神体现。尤其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由陪护来回答医生的问询,讲述一天的情况。在回答医生问询的过程中,照护师所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给医生以提醒,帮助老人向医生呼救。”霍晓力说。
持续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而努力
培训课程被学员们认可,范利深表欣慰。
“特别是在培训过程中,护士长们不吝赐教的教学精神,不取报酬依然热情满满的工作状态,以及学员们记满笔记本的学习态度,都让我感动。老年照护是一份苦差事,如果缺乏专业照护技能,常常会因为照护不当带来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照护人员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相处也比较困难。而我们经过科学培训,给照护师们颁发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既能够让照护师们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也能让老人或家属更加放心。这样,我们的公益培训课就达到了开设之初的目标和愿望。”范利感动且意味深长地表示。
“虽然还只是首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考试的比例不足50%,但我相信通过发挥学科优势,由‘老年医学培训中心’培养的老年照护师会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在范利看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话题愈发受到全社会关注,健康养老的问题也将成为越来越迫切的民生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及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都将承接使命和挑战,为改变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状而努力。
另据记者了解,在培训班开设之前,“老年医学培训中心”就已编写出版了《老年医疗照护国家级规范教材》,制定了老年照护培训师系列课程,颁布了《老年照护师规范》团体标准。“今后,培训中心将进一步加大老年照护师培训推广范围和力度,让更多的陪护人员得到专业化、规范化培训,聚力推进老年照护师职业发展,使其在健康服务和慢病管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切实增加广大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范利最后表示。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照护 老年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