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首部保卫“面子安全”法规出炉,化妆品乱象如何解局?
网络平台上所售的化妆品鱼龙混杂,很多人曾有过买到假货的经历,但“维权如山倒”,尤其是跨区域销售、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在其所在地起诉需符合一定条件,到平台所在地进行诉讼费时又费力,如何找到平台背后的实际生产经营者,也存在诸多困难。
日前,剑指化妆品生产和市场乱象的《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下简称“条例”)表决通过,成为我国首部保卫老百姓“面子安全”的地方性法规。
就内容而言,条例涉及化妆品的监督检查、不良反应检测、产品召回、监督抽检、广告监管、约谈模式等方方面面,对一系列风险环节均作出规范,细致程度堪称参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来进行。与电子商务法相衔接,条例还加强电商平台的监管责任,明确了化妆品电商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涉嫌侵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平台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前提下,承担主体和连带责任,做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法规出台无异于“靴子落地”,大众喜形于色,但也应正视条例尚存不足。市面上的化妆品林林总总,重金属超标、化学用品超范围使用现象较为普遍。某些化学添加是国家许可的,只在剂量上作要求,中小型企业出于效果考虑,冒险做手脚。既然是为了安全,那么就应约束企业不能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原料,不能超量超范围使用限用原料,不能使用未经国家许可的新原料等,将其纳入条例,作为关注重点。
相比于生产环节,由于监管难度大,营销广告环节是重灾区。投入重金进行宣传,占领市场,一直是化妆品企业的首要策略。但很多传播信息非常隐晦,让消费者只可意会,譬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大自然精华,天然不刺激”,都是抽象表达,在现实中难以兑现。企业依赖这些话术实现销售,监管部门很难抓住把柄。条例下一步应据《广告法》规定,出台具体细则,严格规范化妆品广告。
条例能否发挥实用,是大众最为关切的。仅凭出台条例规训企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能否从源头上遏止乱象,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关键还要看谁来管,管到何种程度,执法密度如何,能否排除地方干扰。
法规落到实处亟待各级部门,特别是基层的监管部门认真领会条例赋予的权利义务,严格执行。对于可以主动作为的事情,应自觉做在前面,切勿被动等待消费者投诉,方才应声而动。监管部门必须按照条例要求,督促企业建立不合格产品召回、处理、追溯等制度。一旦接到消费者投诉,即应检查企业有无执行上述制度。倘若企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根本不解决问题,监管部门则该杀鸡儆猴,使用重典了。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化妆品 条例 法规 乱象 监管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