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内塔尼亚胡胜选对中东局势有何影响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0日电(国际观察)内塔尼亚胡胜选对中东局势有何影响
新华社记者吴中敏 陈文仙
以色列蓝白党领导人甘茨10日晚发表讲话,承认在议会选举中失败。
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有望连任,这将开启他的第五个任期,从而使他成为以色列历史上首位任职期限超过20年的领导人。与此同时,预计以色列新政府的右翼化倾向将十分明显,这或将进一步加剧中东地区局势的动荡。
选举呈现三大特点
以色列9日举行第21届议会选举,超过40个政党角逐总计120个席位。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网站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统计了超过97%的选票后,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政党得票领先。
观察人士指出,今年的大选呈现三个主要特点:
其一,第一阵营政党势均力敌,选情胶着。
尽管有47个政党参加本次大选,但竞争主要在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和组建仅两个月的蓝白党之间展开。选前民调和计票结果都显示出选情的胶着。按各党派目前得票数所占比例计算,利库德集团及蓝白党均获得议会120个席位中的35席,谁能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目前尚不明朗。
其二,右翼势力异军突起。
尽管争夺议会第一大党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是以色列右翼政党在本次大选中整体上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优势。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10日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利库德集团和其他右翼政党共斩获65个席位,而蓝白党和其他中左翼政党则收获55个席位。这是右翼政党在以色列历史上首次以10个席位的优势大幅领先中左翼政党。
以色列法律规定,组建政府至少需要61个议席。当前已有多个获得议席的右翼政党表示支持内塔尼亚胡组建新政府,因此蓝白党难以通过拉拢其他小党来获得足够多的席位组建政府。
其三,部分传统大党日渐式微。
此次大选,一些曾在以色列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左翼政党影响力明显减弱。历史上曾多次组阁的工党在本次大选中只获得6个席位,其大部分选票都被蓝白党收入囊中。
此外,曾在2015年大选中位列议会第三大党的阿拉伯政党联盟,由于在此次选举中分成两个党派参选,分票现象明显,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安全外交助力胜选
中东媒体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内塔尼亚胡在对待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遗余力的支持是其胜选的主要原因。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指出,在本次大选中,安全、经济和外交是选民投票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面对蓝白党咄咄逼人的攻势和自身涉贪腐丑闻的不利因素,内塔尼亚胡最终能率领右翼集团成功突围,主要得益于他在处理巴以问题和与伊朗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势。
外交也是内塔尼亚胡的主要得分领域。特朗普在大选前密集为他送上“助攻大礼包”,包括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和宣布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等,都有助于内塔尼亚胡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地区矛盾或将激化
尽管最终选举结果尚未公布,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已在第一时间对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胜出表示欢迎。
阿拉伯国家官员、媒体和学者认为,内塔尼亚胡将组建右翼政党主导的新政府,这将加剧部分中东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增加以色列与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冲突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解决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的终结。
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指出,以色列议会120名当选议员中只有18人支持建立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的“两国方案”,这表明以色列人用选票对和平说“不”,对占领说“是”。
埃及第一大报《金字塔报》认为,内塔尼亚胡获胜意味着,他有关吞并定居点的政策将终结实施“两国方案”的可能性,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将看不到任何希望。
黎巴嫩战略事务部主任萨米纳达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选结果加剧了以色列社会的右翼化倾向,内塔尼亚胡不仅将利库德集团改造成捍卫以色列人犹太身份和安全的政党,而且还将政策重点从以巴冲突转移到与伊朗的对抗上,这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参与记者:赵悦、李良勇、郑一晗、郑思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尼亚 内塔 政党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