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那些母胎单身的年轻人:有人急于脱单 有人享受当前

有人急于脱单,有人享受当前
那些母胎单身的年轻人还相信爱情
小辛长发飘飘,形貌身材俱佳,top2高校研究生毕业,每当分享起情感经历,她总能迎来周围人的惊呼,还有那种含义复杂的眼神:“不可能吧,你居然从没谈过恋爱?”“你不会喜欢女生吧……”
恋爱上的零分如同一张白卷,记录了她漫长青春里的遗憾与挫败:“初中高中时想过尝试早恋,比我高、比我成绩好就行。但班里男生达标的不多。大学后又一脚迈向了男女比严重失衡的文科院系,从此年年与恋爱绝缘……说到底就是没遇到合适的。”
28岁的工程师小唐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处境:本科同寝室6人,连最内向的那个室友都要结婚了,他自己却连恋爱都没谈过。也曾在网上发布了征友帖,由于经验匮乏、信心不足,总是没勇气“主动进攻”。而且逐渐地,他希望对方女生的感情经历也“越少越好”:“这样的女孩单纯,肯定能跟我配合。”——然而被网友们集体吐槽为“极品直男癌”。
如今,这种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社交媒体上有个专有名词:母胎单身。指那些从出生起就一直单身、从没谈过恋爱的年轻人。这些人有人急于脱单,有人自得其乐,挺享受目前的状态。
在豆瓣“母胎solo”小组,已经聚集了1万多名成员。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吐槽自己“对喜欢我的敬而远之,对我喜欢的望而却步”,有人自嘲“一言以蔽之,丑”,有人干脆为单身摇旗呐喊“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
由此组成“母胎单身”微信群主要目的就是交友,成员们挨个儿标注了“所在地+毕业院校+工作职位+年龄”,萌动着尽早脱单的渴望。大家经常从各种角度分析着“爱情”,最后不免感慨道:“看情侣们各种秀恩爱,觉得羡慕。但看他们分手后撕心裂肺,又庆幸自己不必受苦。”
这个群体背后,是他们的同龄人陆续结婚生子,晋级为新手爸妈,在朋友圈里纷纷晒娃。面对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压力,这群母胎单身的年轻人,各有对策,各有选择。
“自恋型单身”:不愿打乱生活节奏,我可能是太爱自己了
历史系女博士生贾媛今年26岁了,性格温和,长相文静,然而至今没谈过恋爱,甚至没有喜欢过男生:“言情小说读过许多,最喜欢那种皆大欢喜的结局。”被问到为什么一直单身,贾媛给出了许多理由,“每天都安排得很满。早9点到晚9点都在图书馆,还要留出一小时去健身。业余时间主要是和老同学约着出去看电影、旅游……”
作为独生女,贾媛从小就是家里的“公主”。在她宿舍里放着古筝、宣纸,数百本人文社科类的书籍。“生活已经特别充实美好了,舍不得分出精力给其他人。”父母希望她健康平安,找到真正热爱的事业,并没有催她赶紧成家,“他们觉得,女孩子也不一定非要结婚嘛。”
本科期间,小贾也被男生追求过。最猛烈的一位,是在学术讲座上认识的同系学长。对方平日嘘寒问暖,暑假时更是到她家附近旅游,想把她约出来,说要送她一块精心挑选的玉佩作为礼物。贾媛坚决拒绝了见面,此后也没有回复过那位学长的任何信息。“实在不想被其他人打乱生活节奏,也觉得并不需要把情感寄托到别人身上”。
和贾媛情况差不多的姑娘还有很多,她们甚至更决绝洒脱:“世界都在脚下,而不在爱的抱抱里,随便深呼吸一口,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自由的味道。”
前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念硕士的于慧写了篇文章总结自己24年的单身生活,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堆单身的好处:可以说走就走去旅游,逛街想逛多久就多久……
然而,自由都是有风险的。去年,从小宠爱她的奶奶去世了,她独自在海外面临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巨大的课业压力,觉得很孤独。“我的世界里只有我自己, 别人进不来,我也走不出去。”那时候,于慧真的很想有个男朋友。
“暧昧型单身”:爱情是只自由鸟,没人能把它捉牢
25岁的中文系硕士生顾瑜与贾媛的情况恰恰相反。顾瑜大方开朗,交际圈广,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时不时地呼朋引伴去打桌游。她从高中开始就读经典的爱情著作,《红楼梦》《情人》《霍乱时期的爱情》都耳熟能详。
大一那年,她在研讨课上选择了“爱情”作为主题,认真读过基·瓦西列夫的《情爱论》、戴维·巴斯《欲望的演化》、德斯蒙德·莫利斯《亲密行为》,写成了1万多字的读后感,她的爱情观就是书中的句子:“爱情有时候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捉摸的怡然自得,进入非理性的心理涅槃境界。”
“我很早就觉得,爱情是一件不可捉摸的事情,求而不得也挺正常的,但还是需要努力求求看。”
顾瑜身边也不乏追求者,有人每天送早晚安,有人时不时送礼物,还有位计算机系学长建了一个以她名字为域名的网站,内容是一堆“温柔,可爱”的赞美和几张从她朋友圈里扒下来的照片。
“那里边是想象出来的我,不真实也不打动我。”其实,顾瑜一直喜欢同校同年级一位工科男生。两人在学生会并肩工作,已经认识4年了。对方经常约她吃饭看电影、分享生活趣事,却迟迟没跟她确定情侣关系。如此一来,她陷入了暧昧泥沼,尝尽了患得患失的酸甜苦辣:“每次看到他跟其他女生说话,心里特别难受。”
“你若安好,备胎到老。”4年下来,顾瑜的母胎单身实在是无奈之选。这段感情让她心神不宁,几次把对方删除拉黑,又几次软下心来重归于好。这种状态,也让她根本没法安下心来考虑新的感情。
在闺蜜的劝说下,目前她已经决心从暧昧关系中抽离出来:“不表白也是一种态度,与其浪费时间精力,不如寻找属于我的生活。”
像顾瑜这样的“单恋痴情”不乏其人。就读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24岁理工男小沈,逢年过节都会给心仪的女孩子送去小玩偶或小零食,对方也愿意和他语音热聊到凌晨两三点,但就是不肯明确“官宣”。这种关系保持了近一年,让小沈备受折磨。
暧昧关系令人心动也容易受伤,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好几年,然后还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结合型单身。
“事业型单身”:找到同路人太难了,不如稳定下来再做考量
清华工科男生陈卓是标准意义上的学霸: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高一起就拿过省级数学竞赛一等奖,此后更是全神贯注努力学习。
刚上大学的时候,他情窦初开,喜欢过同班的女孩子,对方却跟班里另一名男生脱了单。情场失意的陈卓决意专心学术,不再谈恋爱,学分绩稳定在全系第一。
接下来直博3年,社交圈子越来越小。他鼓起勇气,尝试追过几个女孩,也在父母的介绍下相亲过几次,但以他目前的生活节奏,往往相处一两周就没了下文。
导师的要求日益严格,他每天早8点到实验室,晚10点才能回宿舍,精力全都放到了做实验、发论文上,根本没有时间陪女友。“目前计划去美国读博士后,不知道未来会到哪里工作,哪里定居,所以女朋友的事也没法太上心。做到这个程度,能找到和自己生活同步的人实在不容易,不如稳定下来再做考量”。
同样在一流高校读到博士四年级的郑岩,在巨大的科研压力下也一直单身。导师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毕业后第一年都不打算工作,给自己一个gap year,先休息一下,旅游放松,如果可能,顺便谈个恋爱。”
搞科研艰苦而寂寞,背负着象牙塔外之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博士们能持续保持身心健康已属不易,如果从前没有固定的男友女友,在这个阶段想快速脱单,简直是奢望。
有趣的是,在那些“母胎单身交友群”里,不少宣称自己“母胎单身”的,其实是谈过一两段短暂恋情或异地恋情的,只是他们觉得“谈过就跟没谈过一样,没什么感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母胎单身”的身份似乎成为一座避风港,躲在其中,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无知,凸显自己的单纯。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喻丰教授指出,“母胎单身”群体的壮大,也反映出年轻人面对的社会压力已经日益沉重。
在他看来,这一群体中主要有两类人:有些年轻人因为生活过于繁忙,而忽视、错过了恋情上的发展,可能会产生认知失调,不断暗示自己“你不适合谈恋爱”“你不想要谈恋爱”——其实哪有人不渴望被爱呢?
另一类年轻人,在情感上遭受过负面打击,因而养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觉得自己没办法应对恋爱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都有权利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如果不走出原有的社交圈,他们会发现再遇到的人跟之前区别不大,很可能会继续单身下去。”
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咨询师杨辰也表示,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反思经历,总结自己真正的需求,才是成长的良策。“还是需要多进行情感方面的尝试。有尝试才有反馈,每一次尝试都能让你从中学习”。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修新羽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曾珂
关键词:那些母胎单身的年轻人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