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上海发布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中国,45.2%的癌症死亡可归因于行为、饮食和感染等方面的23种潜在、可改变因素。这意味着,控制好这些因素,近一半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日推出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从去年的7个肿瘤扩展至14个。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郑莹教授说,该“推荐”在原来的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七大男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脑部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权威科普信息,涉及的肿瘤目录扩大至14个。

当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生存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大肠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达到97%以上。诸多肿瘤如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基本可以实现治愈。
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震教授表示,对于肿瘤的诊治,我们还是倡导“三早”原则即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健康科普宣传,让更多民众知晓这方面知识,更好地预防癌症,提高健康意识。
郑莹教授表示,早期预防和早期筛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重要的两大癌症防控策略。民众可以通过知晓相关癌症危险因素、警惕相关疾病、症状和危险信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来降低自身的癌症风险,实现对大部分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据悉,上海市抗癌协会携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2018年首次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仍有不少民众希望,权威专家能对更多的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权威建议。
郑莹表示,今后,上海市抗癌协会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根据国内外癌症防控的最新进展、相关指南和共识,每年更新《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并固定在每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向社会发布。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普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推动后续的风险行为干预和早期筛查工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研发了“常见恶性肿瘤风险评估”工具,可较全面地帮助公众评估和认识自身的癌症常见恶性肿瘤的风险危险因素,指导民众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主动参加各类早期筛查和定期体检,积极采取行动降低自身癌症风险。(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肿瘤 早期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癌症 发布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