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卢光照旧藏潘天寿指墨《午睡》现中国嘉德春拍

潘天寿 (1897-1971) 午睡
设色纸本 立轴 92×77cm
题识:午睡。颐者寿指墨。
钤印:阿寿、潘天寿印、强其骨
鉴藏印:卢光照藏
卢光照(1914-2001)题签条:睡猫。潘天寿画。卢光照藏,一九七八年装裱于北京。
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创作指墨作品的心得:予作指画,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谓之拟耳。以生纸作大幅指画,每须泼墨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随墨汁迅速涂抹。然要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则意趣磅礴,元气淋漓矣。指头画,须粗中求细,细笔之画,须细中求粗。此作《午睡》,即是潘天寿指墨作品中,得心应手之作。

潘天寿指墨作画示范
此件《午睡》构图颇具潘天寿花鸟画的典型风格,大块的山石占据画面的主体,饱满、稳定。睡猫拉长的身体卧于山石之上,潘天寿先生曾言:“文章要四边四角做,才能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画家以线条勾勒轮廓,以手指代笔,线条更加流畅自然,富于力量。潘天寿的花鸟画,受八大山人影响颇深,画猫之题材,或卧或立,多作双目圆睁,如夜间捕鼠之态,一味霸悍之野性流露,而此件《午睡》,花猫憩于石上,尽情享受正午阳光,宁静而又安逸。伸长的脖子,突出的脊背,更显出躯干的伸展,观之更觉舒适。
潘天寿作品中几种猫的形象

1950年代,潘天寿作画益多,同一题材往往不止创作一件。而其中有时又有推敲画面的思考,通过不同的构图的调整,精益求精。此件《午睡》亦有成组之变体画,即是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睡猫》(1954年作,87×76.2cm)。每逢潘天寿作品展览,《睡猫》都会因其独特的题材、可爱的造型,为广大美术爱好者所关注。

左图:《睡猫》中国美术馆藏
右图:《午睡》卢光照旧藏
对比中国美术馆所藏笔墨本《睡猫》,卢光照先生所藏指墨本的《午睡》则更显珍贵。两件作品中山石、睡猫、花草的构图安排大致相同,卢氏所藏《午睡》较美术馆藏《睡猫》高5厘米,画中山石益显高度,角度更显动势。卢氏藏本《午睡》中,通过指墨所塑造的线条,更加自然流畅,亦更富于变化。在略施浅赭的的山石块面上,卢氏藏本《午睡》中的点苔更加厚重、丰富,有此产生的山石的立体效果亦更加明显。两画中落款该如何安排,或许正是画家创作此组变体画的缘由。卢氏藏本《午睡》款署“午睡。颐者寿指墨”,书于画中山石之右。中国美术馆藏《睡猫》则于画面右上隶书长题“日当午,正深藏黠鼠,莫道猫儿太懒,睡虎虎。写西邻园中所见。时甲午初夏,寿。”相较二图,各有千秋,想来画家彼时对此之苦心经营,才得有如此两件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比观之,美术馆藏《睡猫》之长题对画面起到了回护的效果,而卢氏藏本《午睡》之安排,更显巧妙,结合画中猫的形象,所营造出的氛围更显轻松、自由。

《午睡》局部
此件《午睡》后为画家卢光照先生珍藏多年。卢光照早年师从齐白石习画,1950年代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同全国各地的书画同道多有密切交流。此件《午睡》经卢光照先生数十年悉心收藏,即便是在动荡岁月,亦是如此。文革结束后,卢光照先生将此作重新装裱,并亲题签条,足见珍爱之情。今经家属释出,识者定当珍之爱之。

卢光照题签条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午睡 潘天 天寿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