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首次测到南极冰穹A地区夜间大气视宁度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刘诗平、董瑞丰)随着南极极夜到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位于南极昆仑站的视宁度测量望远镜(KL-DIMM)测量到了冰穹A地区的夜间大气视宁度,同时证实了在地表8米之上有机会获得极佳的大气视宁度。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商朝晖说,这是首次直接测量到冰穹A地区的夜间大气视宁度。视宁度表征大气湍流造成望远镜成像抖动的模糊程度,是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视宁度数值越小,说明大气湍流越弱,成像的角分辨率越高,望远镜对暗弱天体的探测能力就越强,因此地面大型望远镜的建设需要选择优良的台址。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天文台测得的视宁度一般在0.6角秒,而在冰穹A地区测得了0.3角秒的视宁度。不过,对冰穹A地区天文观测资源的确认,还需要更长期的监测数据。
今年1月,在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大力支持下,商朝晖等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在海拔4000余米的昆仑站安装了两台KL-DIMM,并将其架设在8米高塔架上。安装调试结束后,KL-DIMM即开始自动观测,已获得大量白天视宁度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即使在白天,很多时候也同样可以获得优异的自由大气视宁度。
“夜间视宁度的测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冰穹A地区可能是地面上最好的光学天文台址。”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马斌说,目前两台KL-DIMM仍在持续自动观测,长期的监测数据将可为最终确认冰穹A地区的天文观测资源和我国南极天文台大型望远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在KL-DIMM研制过程中,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是首次实现了小型赤道仪在冰穹A地区冬季的运行,将来可用于冰穹A地区其他小型望远镜的运行,并为大望远镜提供借鉴;二是开发了无人值守智能观测系统,实现了从观测规划、望远镜指向、图像获取和保存、数据处理、结果回传的全自动观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视宁 宁度 穹a 地区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泰国的“牛皮之艺”
立陶宛庆祝棕枝主日
“明日之星”奏响柏林
孟加拉国迎来孟历新年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