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努力画好共建“一带一路”工笔画
——中冶集团逐梦南亚市场
“一带一路”的五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五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为实现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表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
中冶集团承建的印度塔塔KPO焦化项目
上下联动 搭建“一带一路”海外发展高端平台
近年来,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中冶集团,以“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战略定位,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和交往,已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30个国家设立85个驻外机构,基本完成了海外主要热点市场的区域布局。
国文清说:“集团始终坚持到“有草的地方去放羊,到有鱼的地方去撒网”的市场导向,深度调研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际市场,积极对接包括“冶金工程、高端房建、市政交通、工业厂房”等领域在内的大型综合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深入推进市场,一点一滴彰显大国央企风范”。
2018年4月,中冶集团组织召开全集团范围内的海外市场推进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集团的整体能力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当地资源相结合,把“中冶国际”“中冶海外”两个海外平台公司的商务谈判、信息获取、市场运作等优势与子企业的施工组织、专业技术、项目融资等优势相结合,资源互补“谋市场”“闯海外”,发挥好海外市场开拓的先锋作用。集团上下形成合力,各子公司大展身手,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工程总承包为主,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及大型钢铁绿地项目,尤其在钢铁冶金建设领域,更是举全集团之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占领钢铁冶金技术和市场制高点,保持世界第一绝对地位,”不断擦亮冶金建设国家队的金字招牌。
中冶集团承建的斯里兰卡国门高速公路
技术引领 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
国文清强调:“冶金建设是中冶的立足之本、根基之源,是中冶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没有冶金的‘立’与‘升’,就没有其他业务的‘生’和‘扩’”。
早在2015年,中冶集团就提出“争做全球最强最优最大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既瘦身更健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冶金建设国家队从顶层设计到行动手册、考核体系进行全链条部署。在钢铁冶金的八大部位十九个业务单元形成了国家队的基本阵形,明确了组织架构体系,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设计与施工共同发展体系、装备制造支撑发展体系、标准体系、制定了七大类80个小项的考核指标体系,确保了冶金建设国家队能够落地做实、高效运转。
国文清表示:“打造国家队的目标不是中冶、不是中国,而是世界;打造国家队的眼光不是过去、不是现在,而是未来!”中冶集团立足长远,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弥补了在核心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短板,拥有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以工艺设计为龙头、核心技术和产品制造为依托、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为支撑的全产业链钢铁工程系统集成能力。
据了解,“国家队”建设以来,通过持续不断地完善国际化的方法和模型,不断开发全厂物质流、能源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咨询优化技术,持续加强对钢铁知识的积累和传递,不断优化专业配置,中冶的总体设计能力继续保持在全球的绝对竞争优势。凭借着绝对竞争优势,在与世界其他强大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中发展壮大,中冶逐渐成为全球钢铁产业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成为傲立于世界钢铁冶金舞台中央的“国家队”。
国文清发出“确保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能的重大工程项目一个都不能丢”的号令,尤其在南亚地区的主要市场印度,中冶京诚、中冶赛迪、中冶焦耐、中国一冶等中冶各子企业,迅速行动起来,以敏锐的市场嗅觉、独占鳌头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服务,历经市场激烈角逐,成功与印度世界级钢铁企业TATA、JSW等进行深入合作,大幅提高海外冶金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改变了印度人对“中国制造”的旧有看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
打破垄断 钢铁冶金市场风生水起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钢铁业界公认的未来发展热点区域。来自欧洲、日本的钢铁业巨头在这里苦心经营,基本垄断了印度市场。
国文清认为,要想在南亚有所作为,就要打破格局,在印度取得突破!中冶集团下属多家子企业在印度市场有10多年的经营历史,其中中国一冶2004年进入印度市场并在孟买注册“中国一冶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冶金、工业厂房、清洁能源等领域,同时开展国际贸易。同时,中冶赛迪也进入印度市场10余年,在顺利完成印度钢铁市场两个主要客户TATA和JSW项目的前提下,为更好的服务当地客户和加快属地化建设,于2016年7月在孟买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中冶赛迪印度有限公司,扎根印度,辐射南亚,在区域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目前已逐渐成为印度钢铁业主所青睐的首选供货商之一。
当下,印度塔塔钢铁KPO 2号高炉——5870立方米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阶段,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在建高炉。中冶赛迪承担了塔塔KPO 2号高炉设计和供货,中冶焦耐也承担了2期焦化项目的设备供货。然而就在4年前的2015年,中冶赛迪在长达15个月的投标过程中,先后9次与业主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交流,最终用最快的响应速度、最精锐的技术力量,在技术和商务综合评价方面压倒卢森堡PW、奥钢联、意大利达涅利等顶尖供应商,独立获得印度塔塔钢铁KPO 2号高炉设计和技术服务合同,打破了发达国家工程公司在印度大型高炉领域的垄断局面,奠定了中冶高炉技术世界第一的地位。
2018年6月13日,中冶焦耐印度JSW DCPL 300万吨/年焦化项目A炉第一孔焦炭顺利推出。早在2014年8月,中冶焦耐就与印度JSW钢铁公司签署的300万吨/年的焦化EPS合同,项目范围包括4座6.25米捣固焦炉、化产回收工段、公辅工段以及干熄焦装置。其中,项目采用的6.25米捣固焦炉由中冶焦耐自主开发,是目前世界上已投产的最大捣固焦炉炉型,代表着中国炼焦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6.25米捣固焦炉和干熄焦技术也是首次出口海外,对海外市场开拓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从根本上减缓焦化厂的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2019年2月19日,中冶焦耐又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正式签订了JSR3座老式焦炉的改造工程焦炉包的设计和现场服务合同。设计内容包括2座50孔6.25米捣固焦炉,年产焦炭100万吨,包括配煤,炼焦,烟气脱硫脱硝以及相应的公用及辅助设施,这是中冶焦耐首次将脱硫脱硝技术输出海外。长期以来,中冶焦耐与塔塔钢铁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已为塔塔钢铁提供了14座焦炉的设计、设备供货及技术支持服务。
中冶集团承建的印度essar高炉全景
中冶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光伏发电项目
中冶华天总包的印度UGML630立方米高炉、135平方米烧结工程是印度UGML公司二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座630立方米高炉、1台135平方米的烧结机及其公辅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0万吨炼钢铁水和152万吨的烧结矿。其中,630立方米高炉采用了同类高炉的成熟可靠技术和设备,为满足高炉生产“高效、优质、低耗、长寿与环保”提供了技术保障,并能实现较高的经济利益;新建的135平方米烧结车间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烧结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为烧结车间实现生产的优质、高产、低耗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底,中冶华天又先后承接了印度UGML钢铁公司100TPH锅炉系统、10x104立方米高炉煤气柜、450立方米高炉大修EP总包项目。
国文清说:“一直以来,中冶集团在打造全球最大、最强、最优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顶层设计方案战略引领下,始终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承担着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未来,中冶集团将一如既往继续深耕广阔的南亚市场,不仅在钢铁冶金领域内保持世界第一的绝对优势,在基本建设和新兴产业领域也将逐步做大做强,努力扩大中央企业在国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把那一抹中冶蓝带到世界各地,让中国中冶的品牌价值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冶集团 南亚市场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