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欧盟投资环境报告》:中企在海外并购前十大经济体中,欧盟国家占六席

2019年04月23日 17:11 | 作者:杜军玲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杜军玲)为了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了解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现状,反映中国企业对欧盟改善投资环境的实际诉求和意见建议,帮助欧盟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国企业对欧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等方面的贡献,4月23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了《欧盟投资环境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对欧盟投资不仅带来资金,还带来就业机会,有利于欧盟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中欧经贸关系自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关系便开启了新的篇章。自200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合作涵盖上百个领域,欧盟已成为最吸引中国投资的目的地。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2900多家,覆盖欧盟全部28个成员国。2018年中国企业在欧盟并购金额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比重超过了50%,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十大经济体中欧盟国家占据了六席。

中国始终视欧盟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将中欧关系置于对外关系的重要和优先方向。2019年4月9日发表的《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双方表示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今年年内取得结束谈判所需的决定性进展,并在明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双方承诺相互给予更加广泛、更为便利、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双方还在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政府采购、农产品贸易分区原则、加强互联互通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随着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意愿进一步上升。调查显示,有高达78.63%的受访企业将欧盟列为第一投资目的地,有43.59%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将会扩大在欧盟投资,比2017年高出5.13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联合体,是国际格局中一支重要战略性力量。但是,目前欧盟却正在不断收紧外资审查。具体表现在:一是欧盟不顾部分成员国内部反对出台《欧盟外资审查法律框架草案》,一些成员国出台了非穷尽的外资审查行业清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导致中国企业在欧盟成功并购案明显减少。安永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投资者在德投资并购的兴趣减弱,全年仅完成34起企业并购,同比减少三分之一,是2016年的一半。二是外资政策不稳定,审查过程不透明,增加了企业合规成本。企业搞不清楚什么是欧盟所认为的影响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标准,拟投资的行业是否属于审查行业清单范围,投资领域受到较大限制,企业在欧盟投资面临的外部风险明显上升。三是审查标准使中国企业遭受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待遇。调查显示,有85.3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外资审查立法会导致中国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四是政策法规复杂且缺乏实施细则,一些成员国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显示,有32.75%的受访企业表示同政府的沟通困难限制了企业对欧盟投资。五是对外资开放承诺高,但是有些开放举措相互矛盾,隐形壁垒大量存在。在企业遭遇的投资壁垒类型中,技术标准壁垒占比最高,遭遇过投资壁垒的企业中有68.18%面临过行业技术标准壁垒。欧盟的投资环境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在欧盟经营困难,有73.7%的受访企业认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高企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困难,有36.9%的受访企业认为税负较重影响了企业在欧盟投资。

《报告》提出,希望欧盟重视中国企业在欧盟经营面临的挑战和改善欧盟投资环境的呼声与诉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一是不要随意扩大国家安全的适用范围,制定明确而穷尽的审查清单,确保外资政策可预期。二要保障政策透明,完善审查流程,及时向投资者和外界公布审查进展,建立完备的审查信息查询机制,增加审查过程的透明度。三要制定外资审查制度相应解释条例等配套文件,尽可能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解本国相关政策的便利渠道。进一步完善、细化外资审查救济机制,明确对行政诉讼结果是否可上诉等规定。四是强化依法行政,减少投资壁垒,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地保护企业的各项权利。五是提升服务能力,为外资企业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帮助外资企业全面了解政策信息,注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和业务素质。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欧盟 企业 中国 投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