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治疗小儿骨折 不能照搬成人方法
小孩贪玩,磕磕碰碰很常见,摔伤骨折的事也时有发生。然而一说到骨折,家长可能便要“两眼泪汪汪”,心肝宝贝要动刀,真是让人心痛不已。实际上,小儿骨折在治疗上不建议“一刀切”地进行手术。配合儿童生长发育期的特性,其实大多数骨折不需开刀,甚至无需住院,通过正骨技术进行复位及后续塑形即可达到有效矫治的目的。
结合小儿生长特性
首选正骨技术复位
打篮球、踢足球、玩滑板、骑车,甚至拉扯过度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受伤甚至发生骨折。从我们小儿骨科(门诊、病房)的病例数据看,近7成小儿骨折为上肢骨折,部位多为肘关节、前臂、上臂等,其次为下肢胫腓骨、股骨等。
实际上,由于小儿骨组织中含有机质较多,弹性和韧性较大,遇到暴力往往折而不断。加之其骨膜较成人厚,所以在骨折时往往一侧仍能保持相连,大多只发生裂纹或青枝骨折,一般移位较少。此外,小儿骨骼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自然修复能力和塑形能力,即便发生畸形愈合,如骨干两厘米以内的短缩、15°以内的成角及5°以内的旋转等错位,一般都可通过塑形纠正,对日后肢体的外形和功能不会造成影响。当然,医师在治疗时也应时刻谨记,不能损伤小儿骨骼的生长线,避免影响日后的骨骼生长和发育。
曾遇到过一个案例,粗心的妈妈因翻身不小心压断了仅出生10多天婴儿的股骨,哭哭啼啼地抱着孩子来找医生,检查后发现是股骨干骨折。实际上,不必过于担心这个损伤,再大的移位、严重的成角都不会对孩子今后造成影响,只要稍微固定就能愈合矫形。果然,经过1个月的固定,孩子双下肢基本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小儿骨骼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创伤治疗和畸形矫正方面与成年人的处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切不可混为一谈。
手法要轻柔
必要时配合X光机
正骨手法复位靠的是医师的一双巧手,而对于小儿来说,这双手更要“轻”且“柔”。小儿对穿白大褂的人往往心存阴影,很容易哭闹、不配合,并出现肌肉紧张,这就让复位过程变得更难控制。为此,面对简单的骨折病例整复时,要学会哄孩子;面对较为复杂、需要高度配合的病例时,建议在全身麻醉情况下,借助现代科技,在微量手提X光机的透视下精准复位。治疗期间,尤其注意避免反复多次的复位,以防出现血肿,引发骨化性肌炎。
如最常见的肱骨髁上骨折,应用我院的“正骨十四法”即可进行整复。首先,通过触摸来辨认、确定骨折端位置及移位情况,通过“擒拿扶正”矫正旋转移位情况,应用“内外推端”纠正侧方移位,“拔伸牵引”“屈伸展收”“提按升降”则可矫正前后移位。通过X光机透视,确认复位效果满意后,维持屈肘90°,在超肘关节上臂四周用夹板固定。如果骨折不稳定,可以3~5天后复查;能维持稳定的,则继续夹板维持;不能维持的,改闭合穿针维持固定,同样不需要开刀。经夹板固定后,仍需每周复诊换药,直到骨折愈合。
新伤很快变旧伤
骨折需要尽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骨折损伤皆可通过手法复位。关节内骨折、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出现骨折端嵌入软组织致复位失败等情况,则应进行手术治疗。此外,由于未治或失治的陈旧骨折,并出现畸形愈合影响生长发育的,也不应回避开刀。
年纪小的孩子对痛觉并不敏感,有时骨折了也没有向家长诉说痛楚,即使是当时感到很痛,但孩子更容易被其他有趣的事物分散了注意力,这些都是导致小儿骨折误诊、漏诊的原因。比如,小儿骨折的部位已经长满了骨痂,这时就应该由有经验的医师判断是否可通过塑形恢复,或是否得开刀矫形了。
小儿生长速度较快,往往10天左右,新伤就变成了陈旧骨折,错过了最理想的整复时间。因此,学会如何判断和院前处理技巧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要记住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其生长发育和治疗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其二,一般以手法复位为首选,定期复查,以防骨折再移位。其三,手法、手术都应轻柔,避免二次损伤。其四,对于关节内骨折、不稳定骨折或畸形愈合无法塑形的,适用手术复位矫形的方法,并选用合适的内固定物。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骨折 小儿 治疗 复位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