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敦煌阳关现代“守关人”:常怀敬畏心 日行万余步

中新网兰州4月28日电 (记者 丁思 高莹)在甘肃敦煌戈壁荒滩的阳关景区内,烈日当头,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戴着遮阳帽,查看着景区内的建筑和土遗址,沿途碰到游客提问,她都会停下来解答。这是她来到该景区的第16个年头,“日行万余步”是她的日常写照,“常怀敬畏心”则是她作为“现代守关人”的内心坚守。
阳关,曾是中国汉唐时期重要的边塞关隘和最早的海关,为保疆安民、维护西域稳定,保障丝绸之路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物证,是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遗址、承传发扬敦煌文化,2003年阳关博物馆开馆。该馆整体呈现仿汉建筑风格,占地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由两关汉塞陈展厅、丝绸之路陈展厅、阳关研究所、汉阙牌楼、仿古兵营、阳关都尉府、仿汉阳关关城、仿汉民居一条街、旅游工艺品展销中心等九部分组成的砖混结构仿汉城堡式建筑群。
2003年,敦煌人吴丰萍来到了阳关博物馆,成为一名讲解员。“虽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但我对自己的家乡一知半解,阳关的历史、丝绸之路的故事,这些我都不清楚。”她说,“甚至我总是在想,敦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游客?”
做了三年讲解员后,吴丰萍从不懂到理解,并将这些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给游客,“日渐喜欢上这份工作,再到如今的热爱和坚守。”
回想起最初刚来博物馆工作的时光,远离市区、条件艰苦、通讯不发达这些都不是吴丰萍最为“担忧的”,她说,“那个时候,都有一种紧迫感,就是没有时间学习,白天要讲解,晚上有时候还要带着游客看日落,一天工作14、15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
吴丰萍说,阳关作为古代关隘,为了国家安定、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中西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这个作用基本没有了,但是它留给后人的文化涵义、精神力量,这是永久的,而如何让这种悠久辉煌的历史延续下去,必须有人去传承。
“游客第一眼看到古代遗迹,他并不能立马就能感受和触摸到它的这种历史的辉煌和悠久,所以体验、参观、讲解都是缺一不可的。”吴丰萍说,在博物馆中,有文物、图片、沙盘、文字,结合景区内遗迹,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系统地反映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华与变迁;还有讲解员通俗易懂、专业且生动的讲解,让游客感知中国经典的历史文化。
目前,该景区共有100多位员工。吴丰萍也从最初的讲解员,成为了副馆长。
作为现代守关人,吴丰萍每天仍坚持学习,并将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定为学习日,邀请甘肃高校专家前来授课讲学。
对于日渐增加的游客量,吴丰萍也是“喜忧参半”。她说,游客多了,这说明有很多的人喜欢敦煌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但是人多了,难免“众口难调”,需要景区不断提升服务,设计旅游线路,改进深度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游客游览阳关景区,可通过参与凭吊古迹、参观展览、登城远眺、持牒出关、饮酒壮别、骑射练兵、刻石留名、漫步阳关道、攀行独木桥、沙漠探险、品尝农家餐饮等特色活动,领略大汉盛唐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欣赏大漠自然风光的奇险与广阔,体验风土人情的淳朴与自然。
在不断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阳关博物馆也始终坚持加大对遗迹的保护。吴丰萍说,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必须同步进行,尤其是随着游客量的增多,提升了人力巡查管护的力度,并依靠科技手段来加强管理。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代代人去守护和传承。我们对工作要怀有敬畏之心,不断思索,不断进步。”吴丰萍说,这是现代守关人的职责所在,也希望到访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够不虚此行,有所体悟和收获。(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阳关 敦煌 吴丰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