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第五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上聚焦医养结合
委员专家:除了投入不足,医养结合这俩痛点、堵点得尽快疏通
图为会议现场
人民政协网成都5月4日电(记者 李木元)“国家大力倡导医养结合,可是何为医、何为养,得有标准;现在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这么大,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在5月2日~4日于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上,委员专家及养老企业代表呼吁,推进医养结合,亟须在标准和人才培养上发力。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我国人口老龄化除了增速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健康。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介绍,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6.7岁,但健康寿命只有68岁,即我国老年人有8年多处于带病或亚健康状态。
图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致辞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超过1.5亿患各种慢性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介绍,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共病,即一个老年人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彼此之间可互不关联,也可相互影响。研究显示,80岁以上老人共病患病率高达90%,而85%的院内老年患者患3种以上疾病。“再加上我国还有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发展医养结合。”
别让标准问题卡了医养结合的“喉咙”
“现在是医和养之间很难接续,很多老年人在医院疾病得到了控制,但是很难治愈,需要更多的是生活照料,在医院就可能占用病床资源,这就需要在保障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表示。
图为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讲话
范利认为,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很难承担康复、医养结合任务,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由于医养结合的专业性,目前仅靠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还不够,必须发展机构养老。
梁万年谈了一些困扰医养结合的重要问题,比如关键是怎么解决筹资问题,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险很难支撑老年人强大的医护需求的,所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扩大不可回避。而且筹资问题解决了以后,怎么解决哪些老年人要用到护理保险?哪些老年人可以用医疗保险?谁来判定和评估?还要解决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遇到健康和生活问题的时候,应该去机构、社区,还是居家等,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改革。
也有专家反映,目前一些医养结合机构很难获得医保定点资质,获得了相关资质还面临一个医和养难以界定的问题。
“实际上各位领导、专家反映的主要是医养结合标准缺失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家应尽快完善。但是政府部门不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了,可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委托他们做一些标准。”范利表示,2017年11月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赋予团体标准合法地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于2018年4月15日被批准发布团体标准资格。目前,国家标准委已通过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5个,其中就包括老年友善服务规范、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设施配置基本要求和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等。
学会为政府分忧 112位持证上岗老年照护师率先引领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士秋介绍,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概上千万,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
“2022-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2.6亿增至3.7亿,50%是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18.3%(7500万),预计2030年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老年照护师’就达6800万。”范利介绍。
梁万年强调,无论是发展健康产业也好,推进社会办医也好,或者发展接续性的康复、养老、医养结合也好,人的要素是最重要的。如何使这些人提高能力,并且有动力、有自觉力来从事光荣的卫生健康服务业,要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两个允许”的要求,让这支医疗队伍有体面的收入,有良好的激励发展空间,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地位,这是我们改革最重要的目标。
图为会议现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医学院校养老、康复、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彭翊介绍,目前,四川全省近百所大中专院校已开设养老健康服务相关专业近350个,各级各类学校养老健康服务业相关专业在校生达24.7万余人。
彭翊表示,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医教协同,不断强化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老年健康、老年照护等紧缺人才,持续提升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康养、医学技术等人才质量,切实为卫生与健康事业和健康老龄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但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真的会从事养老护理专业吗?范利表示,目前无论是养老院、医院,还是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的主力还是农村来的妇女及城市下岗职工,文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技能、服务能力有限、工资待遇较低。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医养结合工作的,必须进行专业培训。”范利表示,人社部取消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认定工作,但鉴于市场需求巨大,加强培训迫在眉睫,而国家级的学会、协会应该被充分赋权,为政府部门分忧。
据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制定的《老年照护师规范》已获得国家标准委通过,并于2019年1月、2月分别在北京、沈阳开展了两期老年照护师培训班,经过严格把关,共有两批共112名老年照护师通过考核,持证上岗。
“这112名老年照护师可能杯水车薪,但在弥补养老照护人才缺口上起到了引领作用。未来学会会进一步加强老年照护师培训,让他们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高水平的服务。”解放军总医院老年护理专科中心主任侯惠如表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医养 结合 养老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