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辽宁启动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

中新网沈阳5月11日电 (韩宏)“披麻”“做口线”“挑脊”.......5月11日,辽宁省首项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在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地启动,意在让民众看得见,甚至摸得着、能参与,了解文物工程的施工工艺等,充分发掘和利用在工程施工阶段文物的独特价值。
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于2019年2月20日开工,计划2019年10月30日竣工。工程主要解决墙体歪闪及裂缝、屋面渗漏、结构歪闪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同时保证建筑群益寿延年。

文物保护工程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为挽救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许多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公共观摩体验活动是在文物保护工程中彰显文物特殊价值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不仅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古建筑知识水平和民族自豪感,而且由于公众的角色一方面是参观者,另一方面又是监督者,有利于提高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水平。
本次公共观摩体验活动分为展示讲解、现场观摩及实际体验三个部分。展示讲解阐述对国内外基于文物价值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并总体介绍太庙修缮工程范围和修缮工艺。

当天,媒体记者作为首批观摩体验者参加活动。现场观摩内容为“披麻”“做口线”“挑脊”。“披麻”是古建筑地仗工艺的重要施工步骤,是用麻和油满等材料来加固、塑造古建筑物中的梁、枋、柱等大型木材制件的一种手段;“做口线”即门窗框地仗的直线脚,保证线脚坚挺、清晰。“挑脊”又做“调脊”,是屋面脊砌筑过程。这三项活动中公众可参与“披麻”实际操作,增加体验感。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在文物保护工程开展过程中开展公共观摩体验活动,是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改变施工现场传统的“封闭式”“隔绝式”,改为“开放式”“通透式”,让公众看得见,甚至摸得着、能参与,了解文物工程的施工工艺、构件名称、制作方法等等,充分发掘和利用在工程施工阶段文物的独特价值。
李声能说,沈阳故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接待大量的游客,其中不乏各类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等人群,具备开展公共观摩体验活动过程展示的先决条件。相信此次公共观摩体验活动能够有效弘扬古建筑文化、宣传文物保护理念、展示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的原工艺、原做法,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认识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通过体验活动让观众有荣誉感和获得感,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传统古建筑营造工艺、修缮技艺的文化传播及沈阳故宫的社会影响力。(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物 工程 保护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