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高精尖科技“闪耀”科技活动周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题:高精尖科技“闪耀”科技活动周
新华社记者盖博铭
无人配送车在开放道路完成测试、国产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零下30℃完成启动……51项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集体“亮相”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与前来参观的公众“见面”。
走进位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会场,11500平方米的展示区里,陈列了一批科技创新重大成就、重大专项成果,特别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这些高精尖的“明星科技”,正在深刻影响着百姓生活。
医生浏览CT影像是一个费时、费力的精细活。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一台智能X线辅助筛查系统,能够对心胸部位的20多种不同病灶进行判断,既可以帮助体检医生迅速筛检出存在病灶的影像,又可以在门诊住院病例的诊断过程中迅速标识出病变位置。
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清悦说,一位医生看一张片子往往要看十几分钟,还要看很多次,且容易疲劳。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十几秒就做出判断,提升诊断效率。
“人工智能与医生合作,可以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水平,促进优质资源服务更多百姓。”张清悦说。
人工智能不仅在软件方面服务百姓,也正和机器人合力,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行动不便的老人未来或许不只有轮椅一个选择,也可以像《流浪地球》中的角色一样,穿上外骨骼机器。
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一套外骨骼机器人。双腿与双脚绑上绑带,穿戴好外骨骼设备,在机器助力下,记者可轻松完成前进与后退。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可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助于其保持运动能力。
医疗领域是高精尖科技的缩影。2017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选取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
在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各领域高精尖科技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绿色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精准脱贫……高精尖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公众对当今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据统计,高精尖产业正推动北京经济增长。2018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超3万亿元,新经济实现增加值超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976亿元,同比增长9.4%。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正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要素集聚等多个方面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其成果将越来越多地惠及大众,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高精尖 科技 科技活动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