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存在哪些误区
——聚焦第24个全国“爱眼日”特别报道
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自去年8月以来,对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教育部已与22个省份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各地各相关部门纷纷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仍较为严重。今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岁儿童的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高达71.6%,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
在持续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很多人对近视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以至于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阻碍。
误区一:
“能看清就没问题”
一所小学的校医对记者讲了一件事。连续几次视力测查,都发现一名学生的视力一直是不良(5.0以下),校医多次提醒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需要,就给孩子配眼镜。但校医发现,家长每次都没太当回事,更没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检查。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校医十分无奈。
其实,无论是校医还是医院的专业医生,都发现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视力问题时的“倔强”。这名校医告诉记者,家长拿到孩子的视力检测结果显示为“不良”后,有些会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但有些家长只是随口问问孩子是否能看清黑板。如果孩子说能看清,家长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如果遇到黑板或电子白板上稍小一些的字,孩子就会眯着眼使劲看,这就是他在动用眼睛的调节功能。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一使劲可能就看清了。但持续眯眼,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加剧近视的发展。
误区二:
“戴眼镜没好处”
记者在一所小学采访时发现,随机走进一个三年级的班级,根据学校提供的视力检测结果,这个班35名学生中,有17名学生视力不良,甚至有学生视力低到了4.2。然而,记者发现,他们当中配戴眼镜的人并不多。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尽管近视了,但家长并没有给孩子配戴眼镜,他们认为戴眼镜会让孩子眼睛变形,而且近视也会加剧。
对此,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视力防控工程专家苏振宇告诉记者,近视本身是不可逆的。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度数可能每年上升100度左右,但如果不配戴眼镜,每年可能就会增长150—200度。他建议,一般孩子如果近视达到100度,就需要给孩子配戴眼镜。
误区三:
“近视了戴眼镜或做手术就行”
与众多校医交谈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家长还存在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孩子近视不是大问题,大不了戴副眼镜,等过了18岁,做近视手术就可以解决了。
“因为他们不了解高度近视的危害。”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主任杨莉华一针见血地说。她指出,轻度近视,配戴眼镜就可以,不会太影响正常生活。可一旦近视度数过高,就容易带来一些病理性的改变,如裂孔、视网膜脱落,甚至可能会致盲,这不是配戴眼镜就能够解决的。而且,做手术也只是不用戴眼镜了,但并没有改变眼轴的长度和眼球内部的结构,也就是说,并没有把近视消除。因此,杨莉华提出,家长千万不能“小瞧”近视,尤其不能任由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误区四:
“视力检测正常,就不会出现近视”
在武汉市硚口区一所幼儿园,记者从园长那里得到了自认为非常“漂亮”的数据:整个幼儿园270多名幼儿,仅有7名视力不良。“这说明不了什么。”当记者把这一数据告诉杨莉华时,她冷静地说,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还小,视力检测不良率低,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近视。看他们后续的视力发展情况,更应该看他们的远视储备。如果远视储备不足,即便幼儿园阶段视力正常,但随着用眼量增加,他的近视化进程也会加快,这样到了小学阶段,仍然很容易出现近视。
李莉也提出,视力检测并不能作为诊断近视的标准。如果视力检测结果显示视力低下,那么孩子可能是近视,也可能是远视,还可能是散光,或者视力发育低下。而且,视力检测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误差。比如视力检测时,如果孩子眯着眼睛看,或者检测人员操作的快慢等,都会影响结果。所以视力检测的结果如果出现不良,就应该给家长提个醒,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真正的近视检测,是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才能确定的。
误区五:
“按摩仪可以治疗近视”
随着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不断攀升,防控近视甚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很快嗅到了商机,于是针对近视防控的各种按摩或理疗仪器迅速遍地开花。一些商家甚至利用大众对近视问题的无知,进行各种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能。比如有些产品在宣传语中就明目张胆宣传产品是“近视克星”或者能“恢复视力”。
对此,李莉提出,按摩(比如眼保健操)能够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但并不能改善近视。有些家长带孩子到按摩店按摩后,当时发现视力的确变好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视觉兴奋。一旦离开了视觉兴奋的环境,视力依旧得不到改善。
误区六:
“在家养绿植就不会近视”
今年上高二的童童,五年级上学期查出来左眼近视50度,右眼75度,下学期再查就变成了左眼125度,右眼150度,随后以每年50度的速度增加。这让作为妈妈的孟女士十分担忧:“我们平时很注意他的用眼问题。我在家养了绿色植物,也注意提醒他用眼时间。但还是没有用,他大多数时间都跟学业有关。”眼看童童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孟女士既焦虑又无奈。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孟女士这样眼睁睁看着孩子鼻梁上架起“小眼镜”而无能为力的家长,数不胜数。
近视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很多家长存在疑问。
苏振宇认为,不健康用眼和用眼环境的恶化是影响近视形成的重要因素。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城里学生多为车接车送,到处又都是高楼大厦,学生待在户外的时间与空间都明显变少了。再加上电子产品泛滥,学生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一直处于睫状肌调节疲劳状态,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近视的风险。”苏振宇说。
此外,近视与遗传也存在一定关系。“近视眼并不是遗传病,但它的遗传倾向性比较强。比如父母都近视,且度数较高,那么孩子就容易发生近视,或者发生的年龄相对早一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王凯说。对于父母双方都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孩子,王凯建议及早带孩子做眼部健康筛查。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近视 孩子 视力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