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建交70年之际,习近平如何与普京划定中俄关系新方位?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题:建交70年之际,习近平如何与普京划定中俄关系新方位?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在中俄建交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连任国家主席后将首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如何同普京共同为中俄关系作出战略规划、划定合作蓝图?坚实牢固的中俄关系如何为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增添平衡砝码、实现地球村共同发展繁荣?此访中俄关注,世界瞩目。
中俄素有元首年度互访的惯例。去年6月,普京选择中国作为新一届总统任期首个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习近平在北京对普京的选择表示赞赏,并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俄始终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
一年之后,习近平亦将开启他的俄罗斯之行。中方透露,此访是习近平连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事实上,此访将是习近平同普京在今年的第二次会晤。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同普京在友谊宾馆举行会谈。作为习近平的母校——清华大学,专门为普京举行高规格的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彼时,普京说,“在我的好朋友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清华大学向我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举行隆重仪式,我感到很荣幸,也深受感动。”
若以2013年3月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为开端,6年来,两位领导人在双边、多边等场合已经有20余次会面。几天后的莫斯科,他们将进一步刷新会晤频次。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认为,中俄元首保持良好的个人友谊、频频互动,对两国关系发展必然会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告诉中新社记者,两国元首的高频会晤,反映出领导人彼此相互欣赏。特别是在看待国际、地区事务和中俄关系上,两人看法和理念高度契合。
站在中俄建交7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上回望,两国关系可谓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既有过蜜月期,亦曾风雨兼程,在磨砺与考验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
在邓浩看来,若要找出形容两国关系平稳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平等、互信、推心置腹地相互支持,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密切交往,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具有共识,成为中俄关系“正确相处之道”的核心“密码”。
正如习近平今年在北京同普京会晤时所指,70年来,两国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
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两国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预计今年底按期向中方供气,中俄核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顺利签署,远程宽体客机联合研制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认为,多元、丰富的合作指标背后,展现出双方合作的坚实基础,而迈入新时代的中俄关系,亦兼具着新的使命——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切实增加中俄关系内在动力,更具指标性意义。
季志业表示,两国即将举行的中俄建交70周年庆祝大会,既是回望过去总结经验的重要时刻,亦是通过两国元首作出的顶层设计、引领两国关系与时俱进、为两国未来勾勒蓝图的历史契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国元首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为未来的中俄关系谋划出一条具有可持续性、健康平稳的发展之路。”季志业认为,在双方都致力于实现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演变的背景下,中俄面临着同样的任务和挑战,都需要彼此视为重要发展机遇,相互支持,相互借力,实现同步振兴。
而对于世界而言,受访专家坚信,习近平此访将通过双边、多边场合进一步阐释中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主张,倡导多边主义,为完善全球治理给出中国方案。
邓浩说,在当前单边主义抬头、严重冲击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形势下,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中俄两国,需要加强协作,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轨道前行。(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建交70年 习近平 普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