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预付卡成为敛财套路?多样化处罚手段让预付消费安心
让预付消费更安心
预付卡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信任,如果辜负了这份信任,商家就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有必要在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未来拥有无穷潜力。在激发市场活力、挖掘消费潜力的过程中,预付消费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如今,“先预付、后消费”的商业模式,不仅在实体店被广泛使用,在网购平台也越来越常见。随着暑期消费旺季临近,商家们纷纷推出预付消费等促销活动。
预付消费受热捧,背后是“双赢”的商业逻辑。对消费者来说,预付消费的价格往往有优惠,也可省去每次结算的麻烦,体验更好。对商家来说,一次性预收顾客的资金,意味着锁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源。但现实中,预付消费“卡壳”现象时常发生。办理预付卡时,商家不愿跟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等到办完卡,又时常退卡难、退款难;更有甚者,关门歇业,让消费者的预付款打了水漂。有人感慨,“预付卡”成了“圈钱卡”。
预付消费这本“经”,为何被念歪了?主要还是一些不法商家在搅浑水、钻空子。正是因为看到了预付消费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一些商家动起了歪念头。他们以“优惠促销”为由吸引顾客,一旦收到预付金,不是想着怎样提升服务,而是变着法给服务注水,甚至一走了之,可谓“以预付之名,行敛财之实”。类似做法,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人们对消费的信心。
其实,从2012年起,商务部就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发卡企业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实行资金存管制度,预收资金的一定比例向商业银行存入存管资金……相关规定非常细致,但在落实层面,却经常遭遇现实难题。实际上,大量预付卡销售没有备案、没有存管,结果便游离于监管之外。如何有效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预付卡消费,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
让预付消费更安心,关键在于多措并举,形成监管合力。一些商家之所以敢欺骗消费者,甚至让预付卡成为敛财套路,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规成本较低。因此,应当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与此同时,还应探索多样化的处罚手段。预付卡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信任,如果辜负了这份信任,商家就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有必要在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从而大大增加监管的威慑力。
事实上,随着消费市场更趋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作用也愈加显著。今天,人们对预付消费模式日益熟悉,选择时也更为谨慎。目前,企业的预付消费服务有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已可通过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在选择预付服务时多个心眼,提前查一查,就能避免掉进不法商家的陷阱。进一步完善消费举报和投诉制度,让消费者参与监督,就能推动更多商家规范提供预付消费,不敢肆意违规。
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未来拥有无穷潜力。在激发市场活力、挖掘消费潜力的过程中,预付消费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给预付消费加上“安全阀”,让人们安享这种服务模式,我们的消费市场必将迸发出更多活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预付消费 预付卡 商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