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能源革命探路者
当今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正由煤炭、油气为主,向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快速切换。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则造就了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
从“一大三小”的现状,到实现煤炭、油气、新能源消费“三足鼎立”,从而切实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如何破题?
山西,再次被寄予厚望。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会议要求,山西要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大省和能源基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生产出170亿吨煤,占全国总产量1/4。山西省在探路能源改革过程中已做了哪些工作?未来需如何谋划?如何做?我们一起听听委员、学者怎么说。
供给和消费双向发力
煤炭对山西太过重要,几乎就是山西的代名词。
在山西经济总量中,36%由煤炭行业贡献;3700万人口,有超400万直接从事煤炭相关行业。煤炭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市场活力不足、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从上到下,山西一直渴望着改变单调的颜色,让山西变得色彩丰富起来。
为何会选择山西?山西省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孙跃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本之策。选择山西是因为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山西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煤炭综合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在经历了结构失衡、市场剧变带来的切肤之痛,近年山西不断提升煤炭发展质量,延伸产业链,实现清洁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其在转型改革方面的探索对于其他资源型地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在山西进行能源综合改革,中央已多次部署。2012年印发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就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全面提升煤炭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等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6月在视察山西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作出明确指示。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将山西建成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2017年12月,《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公布了国资改革的“1+N”政策框架,提出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那么,山西又是如何破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昝宝石表示,“减”“优”“绿”,是山西能源供给端改革的关键词。山西从供给和消费两端入手,过去两年,山西共压减淘汰过剩产能4590万吨,居全国第一。落后产能的退出,助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优者更优。目前,山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和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占总生产能力的47%。得益于先进产能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煤炭开采成本更低,安全性、效率却上了新台阶。供给端改革自然会传导到消费端。目前,山西已完成113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和集中供热改造任务,去年新增清洁取暖面积2.2亿平方米,城镇清洁取暖面积达75%。太原、阳泉、长治等城市划定禁煤区,全面完成城市散煤清零任务。
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是山西的战略抉择。作为承接东西的中部省份,山西公路、铁路、输电、输气的立体能源输送管网已经搭建完成,在推动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协同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区位优势。
此外,经过煤炭业整合和发展,山西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目前已形成4个亿吨级、3个五千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2017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72万千瓦,煤层气抽采量120亿立方米,占到全国半数以上。集群发展为山西的能源转型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
“尖兵”实战
位于山西省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的大同市,对能源革命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位。
在大同南郊区、左云县接壤的连绵起伏的山峦上,一簇簇光伏板如波似浪,熠熠生辉。这片总面积1687平方公里的采煤深陷区,曾是生态治理的一大难题,随着沉陷区内村庄的整体搬迁,大量的闲置土地变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如今,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的验收,为全国光伏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模式,实现全面领跑目标。
“大同要当全省能源革命的尖兵,我就是这个尖兵班的班长。”———这是经常挂在大同市市长武宏文口中的一句话。
大同产业之长在于煤炭,但对煤炭过度依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武宏文认为,争当能源革命尖兵必须要找到一个抓手一个突破口,经过一番调研论证之后,大同市确立了能源革命十大突破工程。
“能源革命十大突破行动方案是我们引领大同转型发展的牛鼻子,是我们对大同转型发展新的认识起点。”大同市发改委主任王明生回忆到:2018年的元旦,一个没有休息的节日。武市长在病床上一边打着点滴一边修改细化行动方案。1月12日,全市能源革命十大突破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建立健全了体制机制,市委书记、市长,同煤集团和大同大学的负责人都兼任能源革命领导组的组长,一场能源革命的大行动在大同吹响了集结号。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同以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为突破口,不断推动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逐步把大同的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引向深入。“我们在黄金地段拿出1000亩地,做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邀请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刘中民院士到大同来组建成立大同市新能源战略咨询委员会,确保能源革命顶层设计到位;迅速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市级新能源产业局;在同煤的双创中心,由同煤集团、大同经建投和汉能控股集团三方合资成立的大同大昶移动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投入生产运营,在白色洁净的厂房内,一台台大型机械运转着,一块块薄薄的蓝色太阳能电池板从生产线上移动出来。并与同煤集团共同确定10座煤矿作为‘排头兵’转型试点矿,推动大同煤炭产业走上减、优、绿发展之路……”王明生掰着手指讲到。
如今,一个个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密集开工,一批批高科技领军人才落户大同。“我们坚信能源革命尖兵成功之日,就是大同转型发展走出新路的那一天。”王明生信心满满地说。
用开放的思维探路前行
“面对我国巨大的煤炭使用体量,既要科学地立规矩,也要严格地执行规矩。要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处理好资源与生态的关系。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而言,要认识到提质远比铺量更艰难、复杂,要警惕揠苗助长,在体制建设、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安全保障能力上下功夫。”曾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工作十余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刘振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山西能源改革的着力点。
在刘振宇看来,在能源结构方面,我国的能源赋存结构决定了以煤为主要的能源消费模式。近年来,虽然煤炭在我国占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在未来30年,煤炭在所有能源种类中的占比依然最大。对山西来说,无论怎么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煤为主,加快与新能源耦合。
刘振宇认为,从国家战略需求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能源革命必然选择,不仅可部分缓解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压力,而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特殊时期对液体燃料的供给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发展现代煤化工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战略,保护环境、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还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型装备制造、化工和环保技术发展、先进工艺设计、基础科学发展、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煤化工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心,多项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了显著的经济性和显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煤化工的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建议尽快改变煤制油企业税收参照石油企业税收的做法,对煤制油企业实行较低的税收政策,促进煤化工科技快速进步,保障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此次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刘振宇表示,山西作为此次能源改革的试点,要树立大能源格局,不要孤立地进行能源改革,而是以开放的姿态,构建以山西为主,与周围省、市联合发展的模式。
在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刘秀丽眼中,努力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是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核心所指。“我们要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以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导向,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力布局,打破能源发展高碳低效路径锁定,推进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显著提高新能源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将不同能源进行协同、优化整体规划,将综合资源规划作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形成多元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手段,形成煤、气、电、新能源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刘秀丽表示。
编辑:秦云
关键词:山西 煤炭 能源革命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