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四川宜宾6.0级地震已致13死199伤 逾14万人受灾
中新网宜宾6月18日电(记者王鹏 吕杨)记者18日从“6·17”长宁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当日15时30分,此次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伤。
6月17日22时55分,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之后又分别在珙县、长宁县分别发生5.1级、5.3级余震,市内各区县均有震感,震中周边的长宁县双河镇、富兴乡、梅硐镇,珙县巡场镇、底洞镇、珙泉镇等10个乡镇受灾较重。
航拍震中双河镇。张浪 摄
截至6月18日15时30分,地震共造成长宁县、珙县、高县等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42832人,因灾死亡13人,其中长宁县9人,珙县4人,受伤199人(其中危重伤员6人、重伤16人、轻伤和轻微伤177人),紧急转移安置8447人;倒塌房屋73间,严重损坏房屋19间,一般损坏房屋12723间。
地震发生后,省市两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调集森林消防队伍154人、消防救援队伍526人、武警部队760人、矿山救护队172人、应急民兵1343人、电力抢险110人,共计3065人陆续到达灾区,立即开展人员搜救和生命救援;截止18日12时,共搜救被困群众33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40余人,协助地方搭建帐篷331顶,搬运物资16吨,疏通道路2.5公里。
同时,市、县两级医疗卫生部门组织61名专家组成15支医疗救援队、15辆救护车赶赴长宁双河、珙县巡场等震中地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共收治住院伤员119人,其中长宁县医院76人、珙县医院28人、转市一医院5人、转市二医院10人,目前已开展手术37例。
市县两级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近紧急调运了3批次救灾物资帐篷450顶、棉被3710床、折叠床904张抵达地震震中,后续又陆续向长宁地震灾区调拨了帐篷2600顶、床5900张、棉被13000床、水和方面各4000件、面包3000件,向珙县地震灾区调拨了帐篷2850顶、床5000张、棉被13000床、水和方便面各10000件;同时,市商务局安排宜宾绿源超市连夜向长宁县运送矿泉水、方便面4000件,面包3500件,向珙县运送矿泉水、方便面、面包各15000件,保障受灾居民食品供给。
双河中学操场搭建起帐篷,用于灾区民众临时安置。张浪 摄
市县两级派出卫生防疫35人和卫生监督人员30人对双河镇、巡场镇、珙泉镇等进行水质卫生监测,向安置点发放消毒药品和灭蚊药品,设置水质卫生监测点4个,对地震灾区实施了全面消毒防疫。
市级派出3个道路工程抢险工作组分赴长宁县、珙县、兴文县等地震灾区开展道路灾情调查及应急抢通工作,安排市公路、路政、运管部门迅速调集240余人、50余台车辆、30余台设备对63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进行巡查排危,对通往灾区的客运班车全部停运;截至6月18日下午,全面抢通长宁、珙县通往震中的主通道7条,保障各类救援力量顺利通行。
市级组织8个建筑安全专业工作小组、40余名地质、结构、房屋建筑专家分赴赴长宁县、珙县、高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排查房屋受损情况和隐患,采取措施防控次生灾害的发生;组织华润燃气公司、清源水务公司于18日凌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参加供气、供水救援保障;全面开展城乡生态环境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置了珙县县城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网因地震撕裂问题,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可控。
目前,震区社会平稳有序。截止18日下午,全市公安机关共投入救灾警力1050名(其中长宁县灾区550名,珙县灾区500名),及时发布交通管制通告,有效管控前往灾区车辆,确保了灾区交通畅通;加强临时安置点治安巡逻防控、强化对危险区域的封控、开展灾区网格化巡逻防控,有效维护正常救灾秩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地震 珙县 灾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