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苏州开展 无声讲述三国的纷争与融合

中新网苏州6月18日电 (记者 钟升)楚国的玉璧、越国的原始瓷斧、吴国的玉龙配……18日,“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展。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博物院、荆州博物馆等13家文博机构的近三百余件/套玉器和原始瓷器汇聚一堂,无声地讲述着2000多年前吴越楚三国间的纷争与融合。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介绍:“说到吴越楚三国的文物,公众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楚国的青铜鼎。实际上,吴越楚故地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很多玉器和陶瓷制品。不同于在青铜器上的风格各异,三国间的玉器和陶瓷制品非常难以区分。体现出三国在战争对抗之外,更多的还是彼此间文化和技术上的交流。”

“如何将吴越楚晚期没有铭文的器物进行区分,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所以我们这次在展品选择上尽量选择三国故地均有出土的相似物件,把它们放在一起,希望能够从对比中找出一些不同之处。”程义表示,由于主流的历史资料往往侧重描写三国间的争战,这次展览也是希望把争斗表象下江南地区的文化融合与借鉴展示给公众。
尽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一些细节之处还是显示出吴越楚三国各自的特色。作为横跨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楚国不论是玉器的选料还是殉葬的青铜器制作都异常精致、奢华。相较之下,国力略为逊色的吴国在玉器的选料上则要差一些,加上吴地气候潮湿雨水充沛,埋在地下的玉被流水冲蚀,往往呈现出一种“鸡骨白”,成为吴地玉器的特色。
而越国青铜产量少,奉行“好铜用在刀刃上”,主要用于制作武器。为此,越国人选择了用替代材料来制作仿青铜器殉葬。“这种替代材料就是越国发明并批量烧制的原始青瓷。在越国故地,我们发掘出很多原始青瓷制成的礼器、乐器,还有瓷斧、瓷凿等生产用具。”在程义看来:“这些原始青瓷器都是用于替代青铜器进行殉葬,明显不具有实用价值,但越国人将自己精湛的青铜制造技艺融入原始青瓷的烧制中,间接上推动了瓷器的发展,为中国后来成为瓷器之国奠定了基础。”(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吴越 玉器 三国 吴越楚玉器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