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脱欧"回忆录:公投三年后,"分手"仍艰难?
中新网6月23日电(郭炘蔚)三年前的6月23日,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公投。与公投前的众多民调结果相反,英国民众以52%对48%的票数,选择了“脱欧”。
这只“黑天鹅”的诞生,直接导致了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辞职。然而,三年过去,卡梅伦的继任者特雷莎•梅也将黯然下台,英国脱欧进程却仍然没有完成。
距离延长后的脱欧“最后期限”还有4个月的时间,英国脱欧进程仍然扑朔迷离。内有分歧难以弥合的议会,外有拒绝再谈协议的欧盟,这场“分手”,究竟要往何处去?
辞职二重奏
——哼小曲的卡梅伦与落泪的特雷莎
资料图:2016年6月23日英国民众公投选择“脱欧”后,时任首相卡梅伦称将会辞去首相职务。
一场英国脱欧,已经“逼退”两任保守党首相。43岁即登上相位的卡梅伦,是英国约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特雷莎•梅则被称为“铁娘子第二”,以冷静干练的形象著称。
但是,他们都在脱欧面前败下阵来。
2016年6月24日,在唐宁街10号门前,卡梅伦声音哽咽地声明将辞职,称英国人民选择了与他所支持的道路完全不同的方向,因而自己不再适合担任“掌舵人”。
不过,当特雷莎•梅于7月11日胜选后,正式宣布辞职的卡梅伦显得如释重负,转身走回首相府时不禁哼起了小曲儿,在大门关上的一刹那,他还说了一句“不错”。
而三年后的2019年5月24日,在同一地点,一身红色套装的特雷莎•梅也发表了自己的辞职演说。她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对未能实现脱欧深感遗憾。”
而在念出最后一句“我无比荣幸有机会服务我所热爱的国家”时,特雷莎•梅更是落下泪来,随后转身走向唐宁街10号的大门,背影极其落寞。
在退出政坛多年后,2019年1月,卡梅伦罕有接受访问称,未对决定举行脱欧公投一事感到后悔。但是,政客“撂挑子”容易,民众却要持续面对脱欧僵局带来的问题。
这三年来,英国内就脱欧议题内斗不止,支持与反对脱欧的两方民众多次举行游行示威。与此同时,持续的不确定性拖累英国经济,增长趋于疲软。
据研究公司BritainThinks的一项调查,超八成的受访英国人表示,已经受够了脱欧话题每天出现在新闻上;超六成的人相信,参与脱欧话题引起的焦虑有害精神健康。
那么,这个“潘多拉魔盒”是如何打开的呢?
脱欧回忆录
——误判加误判,拖延再拖延
资料图:2019年5月24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党首职位。
自1973年英国正式成为欧共体成员后,一向有“光荣孤立”传统的英国就对该集团持矛盾态度。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以后,英国国内的疑欧思潮愈发强烈。
2013年1月23日,为摆脱国内政治压力,卡梅伦承诺若他在2015年大选中获胜,将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此次大选中,保守党取得过半席位,得以单独组建政府,卡梅伦成功连任。
为了兑现承诺,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然而,出乎卡梅伦本人、保守党、甚至诸多专家意料的是,公投结果是,52%的英国民众赞成脱欧。
6月24日,卡梅伦引咎辞去保守党领袖及首相职位,启动保守党领导权争夺战。7月13日,卡梅伦正式辞任首相,由特雷莎•梅接任。
临危受命的特雷莎•梅,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带领英国脱欧。
2017年3月28日,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启动脱欧程序。为了获得更大席位优势,4月18日,她宣布提前大选。然而,在此次大选中保守党失去多数席位,不得不联合组阁。这被认为是其首相生涯中最严重的误判。
而与欧盟的谈判也并非易事,双方屡次交锋,直到2018年11月14日,脱欧协议草案方才公布。11月25日,欧盟27国通过了这份草案,随后欧盟宣布“谈判通道关闭”。
尽管这份协议得来不易,但却未能获得英国国内支持,尤其是有关北爱尔兰边境的“保障措施”备受争议。自2019年1月起,不同版本的协议先后四次遭英国议会下院否决,原定于3月29日的“脱欧”日期也被迫延迟至10月31日。
另一方面,受“脱欧”进程停滞的影响,5月,英国保守党先后在地方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5月24日,梅黯然宣布将离场。6月7日,她正式辞去保守党领导人一职。
首相三部曲
——“下一位”能带来结果吗?
资料图:英国保守党党魁候选人、前外相鲍里斯·约翰逊。
为什么连续两任首相都被脱欧击败?有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国内民意分裂,一半想脱、一半想留的现实令各方处境尴尬,而低效的党派政治也无益于弥合分歧。
6月20日,英国保守党党首暨下任首相人选的竞争进入了最终阶段,一直保持领先的脱欧派主将鲍里斯•约翰逊和“黑马”现任外交大臣亨特将展开对决。下一步,两人将举行一系列竞选活动,选择权则交给16万保守党党员,最终结果将于7月下旬正式公布。
在脱欧议题上,约翰逊坚称英国必须要在10月31日脱欧,不管有没有达成脱欧协议。他承认无协议脱欧会对英国造成伤害,但表示“得到好协议的方式,就是准备无协议脱欧”。
他也曾表示,如果和欧盟没有协商出更好的结果,会考虑扣留390亿英镑的脱欧分手费。他说:“若想取得好协议,金钱是绝佳的解决办法,也是很好的润滑剂。”
亨特在2016年“脱欧”公投中是“留欧”派,但此后改变立场支持“脱欧”。他表示,不排斥无协议脱欧,但表示这并非他最偏好的选项。
亨特认为,如果英国采取正确方法,欧盟方面会愿意重新谈判。他希望能够改变最具争议的爱尔兰边境保障措施(backstop)。亨特计划在10月31日完成脱欧,但不排除延长期限。
不过,欧盟已经多次表示,此前已达成的脱欧协议无法重新谈判。6月21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无论是约翰逊还是亨特最终胜出,留给唐宁街10号新主人的时间都非常有限。三年来难以解决的“脱欧”难题,后来者能够在3个月内解决吗?现在,谁都没有答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脱欧 英国 公投 卡梅 梅伦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