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多动症患儿应接受科学规范诊疗
正值升学考试季,近日“聪明药易成瘾”等报道引起关注。专家表示,有报道将用来治疗多动症的处方药称作“聪明药”,部分患儿家长看到报道后担忧其成瘾性。其实,“聪明药”大多非正规上市药物,家长不能为提高孩子成绩而滥用药物;多动症患儿家长也应严格遵照医嘱,让孩子接受规范诊疗。
据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胡正介绍,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学龄期儿童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常常导致学业困难,交往、适应等功能受损。
胡正告诉记者,当前我国用于治疗ADHD的正规药物主要包括哌甲酯缓释剂(专注达)和托莫西汀(择思达)两种。其中哌甲酯自1955年上市以来已有60多年历史,属国家严格管控的一类精神药品,使用该类药物的医院、医师须具备相关资质。
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出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目的,让考生服用“聪明药”。对此,胡正向记者澄清,网上流通的“聪明药”来源、成分、服用剂量均不明,其中就可能包括速释哌甲酯类药物,家长不应擅自给孩子服用。
“哌甲酯有速释、缓释两种剂型,网上对‘聪明药’的报道中提到了‘利他林’,它是一种速释哌甲酯,口服后可快速吸收,作用时间短,用于治疗多动症时须一天多次给药,我国现已无正规的哌甲酯速释剂型药物。”胡正说,“但哌甲酯缓释剂口服后血药浓度平稳,药效作用持续12小时左右,ADHD患儿在专科医生的规范诊疗下不会导致药物成瘾。”
胡正说,ADHD患儿及时接受规范诊治可以提升专注度,减少多动、冲动,改善行为问题。“但部分患儿家长对ADHD认识不足,有的看到‘聪明药易成瘾’等报道后甚至擅自给孩子停药,这是不可取的。”
根据2015年出版的《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由于公众认知不足、儿童精神科医生短缺等因素,我国ADHD患儿的就诊率不足10%,确诊后也仅有1/3不到的患儿接受规范治疗。并且,ADHD是一种影响一生的慢性疾病,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至5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临床专科医师应推荐恰当的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来改善ADHD患者的状况。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编辑:刘畅
关键词:多动症 诊疗 精神科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