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垃圾分类打开千亿元市场空间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开始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张益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随着各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从46个重点城市增加到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比如,原本是处于末端的垃圾混合处理系统,要改造成现在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就必须增加投资、提升技术含量,这部分的产业增量10年内就可达到500亿元至600亿元;原来的垃圾混合收运系统,改造成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就需要智能的垃圾桶、分类的垃圾车,环保装备领域又将增加300亿元到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生活垃圾分类专业化运营包括保洁、清扫、运输等,需要市场化的环卫一体化甚至城乡一体化共同推进。从公开的专业化生活垃圾分类运营管理费招标看,去年市场规模在150亿元左右,今年预计会增加到300亿元左右。
此外,垃圾分类为环境服务业带来机遇。如检测、咨询、设计、规划、做方案、末端考核。张益说,生活垃圾分类的专业运营、设备、末端设施建设、环境服务,10年内市场规模总量预计为2000亿元到3000亿元,同时,这也是固废产业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变化带来的结果。
“具体到上海,其生活垃圾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4个类别,分别需要投放、收集、运输、处理4个系统、6个交集点,每个部分都需要有投资、设备、运营、咨询服务4大产业配套。”张益说,相关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和产能释放,还将催生更多新产业,市场会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形成一个对应的适应机制。
目前,上海湿垃圾处理能力还不到5000吨/日。围绕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已有9个项目正按照国际标准抓紧建设,并有望在明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湿垃圾处理能力可达到7000吨/日,可回收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100吨/日。
编辑:秦云
关键词:垃圾分类 千亿元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