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闽南“绣娘”50年坚守 “阿嬷手艺”引来印尼学徒

5岁跟随奶奶学绣技,14岁学得一手好女红,23岁传承珠绣技艺……一人、一针、一线、一珠,转眼就是50年。作为福建省泉州市珠绣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闽南“绣娘”陈克忍坚守传统技艺,绣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这一身的手艺都是来自我的‘阿嬷’(闽南语,意为‘奶奶’)。”陈克忍27日接受采访时说,闽南珠绣技艺是在金苍绣的技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并列、垒砌等方法堆叠出珠光宝气的华美,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
说起闽南珠绣,陈克忍娓娓道来。“多年前,我奶奶的父亲到菲律宾做买卖,一次从菲律宾带回绣有珠片的拖鞋,奖励给做事利索的女仆;奶奶看着珠光闪闪的鞋子十分喜欢,便将珠片拆下绣在了自己鞋子上,没想到竟然‘流行’了起来。”
母亲早逝,陈克忍从小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学起了金苍绣和珠绣制作技艺。14岁时,她进入深沪抽纱厂做绣花女工,后到泉州工艺美术公司上班,精湛针绣技艺备受海内外客商好评。

1989年,陈克忍离开工厂,潜心传承金苍绣和珠绣制作技艺。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学会了刺绣。高峰时期,泉州当地更是有200位绣娘与她一起做手工。
“珠绣技艺需要用到金苍绣的针法技艺基础,但难度比金苍绣高;就平绣而言,珠绣一针上来要打3颗珠子,对目测能力、绣工要求更高。”陈克忍说,珠绣所使用的珠子和珠片门类各异、色彩众多,其库存有数百种珠子,均是从东南亚等地采购。

在陈克忍工作坊的墙壁上,不少珠绣制成的龙头、佛像和闽南文化代表“滴水兽”等作品,晶莹华丽,栩栩如生。
“阿嬷教会的东西,我都一直记在心里。”陈克忍的珠绣技法和创作风格深受奶奶影响。经过多年的尝试,她还创新出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的珠绣技艺。
如今,陈克忍广开大门,招收不少乐于学习传统技艺的学徒,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阿嬷手艺”。陈克忍说,目前长期固定学习的学徒共有10个,年龄7岁到38岁不等,还有一名学徒专程从印度尼西亚来学艺。
工作坊内,毕业于泉州泉中职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杨洋正埋头刺绣,只见他的手不断上下穿针引线,精致的花朵逐渐“绽放”在罗缎上。杨洋说,他在传统文化课上认识陈克忍老师,对珠绣技艺十分感兴趣,希望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
除了招收学徒传承传统技艺,陈克忍还热衷于走进学校、文化场所等讲授和展示珠绣技艺,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只要有孩子愿意学、想学,我都十分愿意传授绣技。”陈克忍期盼“阿嬷手艺”能世代传承。(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技艺 珠绣 珠绣技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