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四个小方缓解胃病
编者的话:临床常见的胃病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病等,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是多见的症状。中医认为,胃病表现形式多样,有虚、实、寒、热之分,用药要讲究对证而非对病,这样才能收获满意的疗效。下面推荐四个治疗胃病的小方子,读者可根据症状选择。
胃热泛酸,栀子泡茶
常嗜酒、好吃辛辣或过食肥甘,就会导致胃部郁热或胃火上炎。胃火可引起胃气上逆,出现胃灼热、恶心、呕吐、口臭、泛酸等症状。清泻胃火是治疗本证的重要方法。
可用山栀(栀子)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一剂,连服3~5天。栀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泻火除烦、利尿等功效,主治虚烦失眠、消渴、黄疸、咽痛、酒渣鼻、衄血等症。栀子可清表热、里热,长于清心、肝、胃之火。如《丹溪纂要》记载,胃火引起的胃痛,用“炒栀子九枚煎汤,再加生姜汁饮服,其效立止”;亦有古籍记载,“栀子二十个,微炒去皮,水煎服”,可治“吃饭直出”(即胃火太过引起的饮食不下,吃则吐出)。可见,栀子可以通过清降胃火达到止胃灼热(痛)、反胃的效果。另外,栀子也可清肝胆之火,所以情绪不佳、肝气犯胃引起胃热胃痛也可选用。
需注意,栀子煎服或泡茶时宜用炒栀子,因其长于清热除烦、凉血止血,还有抑制胃酸、利胆、镇静等作用。栀子不宜久用,邪热消退后当停用(一般不超过5天),用量不宜超过15克,否则易伤脾胃。另外,非实证、热证,或脾胃虚寒、便溏食少者应当禁用。胃火大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戒酒、少吃油炸或辛辣食物。▲
腹胀胸闷
砂仁橘皮煮粥
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较轻但最常见的一种,属中医“胃脘痛”“腹胀”等范畴。这种气滞导致的胃炎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喛气频作、食后腹胀,或有烧心泛酸、大便不畅,且常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治疗应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取砂仁3克,橘皮、枳壳、佛手柑各6克,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成粥,早晚分两次服食,连服5~7天。方中,砂仁味辛性温,有芳香理气、醒脾消食、开胃止呕等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气机阻滞、脘腹胀痛、纳呆食少、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良效。橘皮性温,味苦辛,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治脾胃气滞或痰湿中阻引起的脘腹胀满、胸闷食少、咳嗽痰多等症状。枳壳味苦辛,性凉,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效,擅长行气消胀、宽胸快膈,主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诸证。佛手柑味辛酸,性温,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常用于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症。梗米健脾养胃、除烦渴。
诸味煮粥食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化痰的功效,对气滞性胃炎可以起较好的治疗效果。▲
胃溃疡
元胡吴茱萸敷肚脐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范畴,如患者出现胃部胀痛、痛及胁部,每因情绪波动而发作或加重、嗳气则舒等症状,可能属于肝气(火)犯胃证表现,治疗宜疏肝行气或清泄肝火。
取元胡、吴茱萸、青皮、川楝(音liàn)子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先用75%医用酒精消毒脐部及四周皮肤,将药粉填满脐孔,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方中,川楝子名为金铃子,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为君药。元胡行气活血,擅长止痛,能增强川楝子理气止痛之功,为臣药。两药合用为著名的“金铃子散”,既能行气止痛,又可疏肝泄热,使气血畅、肝热清,诸痛自愈。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入肝经能疏肝气郁滞,入胃经可止痛,令胃和寐安。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挥发油等,有明显抗胃溃疡作用。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本草备要》记载它能“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诸味合用,可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敷脐是一种外治法,肚脐(神厥穴)皮肤薄嫩,施药此处便于渗透、吸收,刺激此穴还有调节脏腑、疏通气机功能。本方法有穴效、药效两重作用,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喛气吞酸当有较佳效果。
治疗期间,患者须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生气发火,饮食注意清淡,禁吃辛辣食物。▲
胃寒疼痛
丁香草寇四味煮粥
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或过食生冷、寒邪进入人体,导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主要症状有胃脘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等。治疗时应以温胃止痛为原则。
取丁香、草寇、肉桂各5克,干姜5片,粳米50~100克,先将四味研为细末,与粳米同煮成粥,可加白糖少许。本方中,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为治胃寒呃逆、呕吐的要药。丁香治虚寒呃逆,常与干姜合用;治脾胃虚寒、吐泻,可配伍砂仁、草蔻、肉桂等中药。草蔻性温味辛,能健脾燥湿、开胃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或湿郁寒滞引起的不思饮食、呕逆脘痛效果较好。肉桂性大热,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主治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等症。研究表明,肉桂提取物能抑制胃酸分泌、滋养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干姜性大热,可温中逐寒,长于温阳气、驱脾胃之寒邪,常用于脾胃寒证,也能治疗阳气不足之虚证。粳米(大米)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四味煮粥食用,祛寒温胃功效显著。
不过,胃寒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暖,饮食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忌吃生冷食物。▲
编辑:刘畅
关键词:栀子 脾胃 胃病 治疗 健康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