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天能”为什么能?
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三年一度的“中国生态文明奖”在浙江杭州开奖。在这个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唯一的政府奖项领奖台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张天任领导的天能集团曾荣获国家首批产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等荣誉,近两年已有15个项目上榜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其中有8款产品入选国家绿色设计名单。
杭州东站,天能电池号高铁飞驰而去。据不完全统计,超过全国80%的高铁、火车站区域,都能看到天能电池号的身影。
速度、安全、科技、创新,人们从轨道交通中可以体会到的这些内涵,都恰恰可以匹配到今天的天能电池上。从浙江的一个乡镇小厂起步,到今天能以自己的品牌来为高铁命名,天能集团走了30多年。
如果说企业已经长途跋涉30多年还不算本事,那么,一个在人们眼中的污染行业,打造出一个国际化的绿色企业、中国企业500强,这就得算大本事了。
“那些锦鲤,已经祖孙三四代同堂了”
花儿朵朵,绿树掩映。竹屋小径,曲径通幽。清水池里,锦鲤游戏,水声潺潺,环境清丽。
这是记者3月底在浙江天能集团生产园区看到的一景。清水池实际上是企业污水处理之后的蓄水池。
“池水达到了国家二级城市用水标准。那些锦鲤,已经祖孙三四代同堂了。”一位公司负责人指着池里游动的大小锦鲤笑着对记者说。
这里,还是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现场教育基地。偌大的园区,闻不到工厂气味,却处处透着花园般的景致。为何成为现场教育基地,奥秘还在产业园区车间的大门里……
在车间里,不同颜色的塑料颗粒按颜色归置。这些塑料颗粒来自废铅酸电池所用到的塑料材料,经过生产线之后,塑料颗粒甚至可以分颜色收集。其实,何止是塑料,一块10多斤重的废旧铅蓄电池,从生产线出来之后,各种原材料基本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被分解提炼回收的物质再次送进生产线,便可重新造出铅酸蓄电池。
目前,废旧电池金属回收率可达99%以上,塑料回收率达99%,残酸回收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8%,废旧铅蓄电池在天能集团完全被“吃干榨尽”。
铅蓄电池的污染问题,并非不可防、不可治。自1859年起,铅蓄电池诞生已超过一个半世纪,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成熟,如何变废为宝的技术其实也在不断进步。
如何看待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是问题的关键。
天能集团所用到的生产线,是2009年夏天从意大利引进的。这套全自动机械破碎设备和水力分选工艺技术设备代表了国际蓄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的领先水平。
这条亿元生产线不会说话,但它以产品为天能代言,用铁的事实告诉人们:环保与效益其实可以兼得。
涅蓜之路
天能的成长,是浙江经济从相对粗放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换期的一个样本。正是因为经历过向死而生的痛苦,才成就了天能今天的辉煌。
2004年5月2日,是张天任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天能集团,他的一番教诲,彻底打开了张天任心中的矛盾与疑虑。
当年,在浙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提出“两只鸟”论,要求浙江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蓜”。“腾笼换鸟”,就是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全国的区域合作和交流,腾出发展空间,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凤凰涅蓜”,就是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实现产业和企业的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15年过去了,张天任还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能的一幕幕。“他亲切地向我询问公司经营情况,还兴致勃勃地骑上一辆电动自行车‘兜风’。他勉励天能要‘腾笼换鸟’,紧紧围绕制造水平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升‘五个提升’的要求,运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铅蓄电池产业,努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从数量、规模的扩张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
“老鸟”要变俊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天能的殷切期望!而当时浙江铅蓄电池产业深陷“污染之痛”,也是天能面临的残酷考验。21世纪最初几年,全国各地不断爆出“血铅”事件,天能集团所在的长兴县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改革开放初期,与长三角大部分地区一样,长兴县“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发展起了民营经济。当地的铅蓄电池行业就在那时发展起来。它与机电、纺织、建材等产业共同构成长兴县的核心产业,拉动当地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长兴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长期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高耗能、高污染随之而来。
以长兴为代表,刚富起来的浙江,尝到了环境对人类报复的切肤之痛,真切地体会到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粗放发展之间的矛盾。
2005年,长兴县开始整治铅蓄电池产业。天能当时已是规模最大的产业龙头,大船掉头走新的航路,远比那些直接简单地“关停并转”要复杂得多。
一定要变“俊鸟”!思想上的顿悟坚定了张天任的选择。2005年-2011年,长兴县175家铅蓄电池企业减少30家。期间,天能集团收购了一家经营7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企业,但这个企业基本没有什么环保措施,污水直接排到墙角。张天任顶着压力,将这个企业关停,又花了8000万元更新设备,投入新的环保设施。
2011年,天能投入超过1亿元对企业进行技术、装备升级。2013年,总共花了4年时间,天能完成了意大利生产线设备调试和技术革新。
可是,2013年,公司经营20多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一边是投入,一边是亏损。一边是董事会、股东质疑,一边是社会舆论关注。发展与环保怎么平衡?天能集团内部并未达成共识。
2014年12月,张天任带领集团党员干部来到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参观学习。这次活动是张天任的特别安排,其目的是要统一大家的认识,从小岗村的改革来反思天能的改革要怎么走的问题。这次小岗村之行,后来被天能集团称为“红色之旅”,它“标志着天能正式按下了变革转型的‘启动键’”。
凝聚共识,管理出效益,环保设备出成绩。2015年底,天能实行自主经营体改革,天能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14%。此时,整个国民经济刚跨入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如破竹。天能因为动手早而抢占到了发展先机。
从此,天能的发展如同高铁上了轨道,一路快跑。从2004年至今,销售收入增加70倍。2018年,天能动力销售收入达345.5亿元,同比增长28.4%,近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
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终于飞上了蓝天。
科技成就绿色发展
翻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链地域分布图,由于地理位置、市场资源的差异以及研究机构的地域化,我国逐步形成地域化的产业链。浙江长兴县因为早早“壮士断腕”,如今依然是全国的“电池之都”,只不过现在的长兴,已经转型升级为“绿色动力能源之都”,是全国铅蓄电池产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样本。
以天能为例,不仅实现变废为宝,还拓展出新能源锂电池、智慧储能电池、汽车启动启停电池、城市微电网和绿色智造产业园等新动能。天能集团成为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千亿级的龙头企业。
天能的转型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智造,这是天能成功转型的一大经验。人与资金,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两大要素,对此,天能敢于下大本钱。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2013年以来,天能集团通过“全球引智”,组建了由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海内外专家组成的新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创新团队。近年来先后与4名院士合作,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名,浙江省“千人计划”人才6名,外籍专家10名,聘请了25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
科技创新,资金是基础。天能集团每年都从营业收入中提取6%左右作为科研经费,2013年以来,已经累计投入约70亿元,用于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这些研发力量有力助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天能集团已经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0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41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79项。
认准绿色发展理念,促成了天能涅蓜;埋头苦干,成就了天能的浴火重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天能之“能”已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在海外建厂,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就地服务。
张天任说:“天能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要永远守望绿色发展之路,不改初心。”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是指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出台,积极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编辑:秦云
关键词:天能 蓄电池 回收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