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上海市青浦区张马村党支部书记朱惠根:让乡村之美永驻
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乡村治理,不能急于一时,而要从长远考虑、细处着手,才能真正让乡村之美永驻
张马村,在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最南面。虽说地处发达地区,但以前村里的日子过得真不咋样。村子地势低洼,村民们多以种植茭白、水稻等为生,水稻收购价5毛钱一斤,一亩地收成最好时产出1000斤,也只能卖500块钱。经济上薄弱,环境也不好,大家常念叨,“潮来一片白茫茫,潮去一片烂泥塘”,张马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
2005年,村里引进了一个“寻梦园”项目,流转了400亩地,种上了以薰衣草为主的景观植物。结果,不但每亩地流转收入有900元钱,村民们还能在园里工作。“寻梦园”的游客络绎不绝,给了我不小启发:原来好环境、好风景也有商机,也能开启致富路。
存着这个念头,2009年,我们开始推动村庄改造,人居环境改善不少;到2014年,村里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宅前屋后,垃圾要清;河边田头,违建要拆;河道全面清障,路边植树造林,水里散养的鸭、鹅也得集约化管理……这么多事情一起推,遇到的阻力真不小。一些村民抱怨,“在村里生活还那么多规矩,就是找我们的麻烦”。虽然有阻力,但村两委知道,乡村要宜居才能宜业,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有前途有发展。工作推进到这个阶段,就不能只靠动员了,必须凝聚共识、建章立制,实现长效管理。
订村规、立民约,挨家挨户做宣传、讲政策;针对生态建设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及未来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诸多要点,编写张马村公共卫生、河道使用、行为道德等“八大公约”;出台《村卫生长效管理考核制度》,将村民责任与奖励直接挂钩……靠着这些规矩,垃圾清了、违建拆了、家禽养殖更规范了。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再看张马:小河纵横、蜿蜒曲折,白墙黑瓦、清隽素雅,小桥轻卧、杨柳依依,大家都很自豪。老人们说:“河里的水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清澈!”
实际上,游客的“嗅觉”更灵敏。2014年以前,张马村一年的游客不到5万人次,到2018年年底这个数字翻了5倍,达到25万人次。张马村摇身一变,成为首批上海市级“美丽乡村”,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多个荣誉。靠开民宿、做餐饮,在村里没有工业项目的情况下,村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1万元,环境整治这步棋走对了。更惊喜的还在后头,生态好了,传统农业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村里的1700亩地都种上了绿色有机水稻,市场价最低的时候也能卖到5块钱一斤。
回望20多年在村里的工作,我感到,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比如游客多了,停车、餐饮、住宿等需求都在增长,生活垃圾会增多,想要高水平保持好环境,仍然要久久为功,村子的生态品牌才会一直响亮。因而,做好乡村治理,不能急于一时,而要从长远考虑、细处着手,才能真正让乡村之美永驻。
(作者:朱惠根,为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党支部书记,记者巨云鹏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8日 09 版)
编辑:曾珂
关键词:让乡村之美永驻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