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93岁剪纸艺术家:美好定格在裱框中

中新网宁德6月30日电 (叶秋云)“一把剪刀,想剪什么就可以剪什么。”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听93岁高龄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袁秀莹,娓娓道来她的剪纸人生。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中国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世界非遗之一的柘荣剪纸,堪称文化瑰宝。目前,福建省仅有两名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人,90多岁高龄的袁秀莹即为之一。
袁秀莹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仍旧精神矍铄。记者在袁秀莹家中工作室看到,方桌上放着一把剪刀。80多年来,她一直在方桌前坚守,一把剪刀书写剪纸人生。直至今年,由于常年劳累留下的不适和眼疾,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剪刀。谈及从前,袁秀莹言语中透露着自豪和开心。

与剪纸的邂逅是在袁秀莹八岁那年。祖母随意剪出的小人物栩栩如生,这勾起了她的强烈兴趣。第一次尝试着模仿,竟然成功了。这时的她还未正式开始学习剪纸。
那时,柘荣有个风俗习惯,女子十来岁就得开始学女工。那个时代,人们是以手工来评判女子的品德,民间有“手工好,品德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的说法。柘荣有春节贴春花的习俗,也使得剪纸这项手工技艺备受推崇。此间种种外加本人对剪纸十分感兴趣,十岁时,她开始正式专研剪纸。
袁秀莹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她的作品即走向国际,在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或参赛,屡获殊荣。国家领导人曾亲笔题写“中华巧女”称号勉励她;2009年,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回归生活。”袁秀莹说道。她的作品多数是生活中某一场景、某一想法的描绘。“有时候走在路上,发现这个东西可以用剪纸呈现,便会迫不及待回家剪出来。”
在袁秀莹家中,记者看到她60多岁时创作的作品《奔月》。剪纸作品中,一个手持月饼的小孩子坐火箭飞往月球给嫦娥送月饼。她说,这是自己小时候看到“嫦娥奔月”时的幻想。年纪渐大,竟有返璞归真之感,童年时的回忆慢慢清晰,创作也多与此有关。
对于她来说,将生活中最美的瞬间定格在裱框中,就是青春常驻。除热心剪纸创作外,她也十分关心技艺的传承,并竭尽全力扶持后起之秀。全国各地都有慕名而来的学生,向她学习剪纸技艺。
多年来,她先后教导出1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位省级工艺美术名人和3位剪纸艺术省级传承人,柘荣县因此而涌现出一批以孔春霞、吴秋凤、郑平芳、游晓卿、金素清、林英等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剪纸传承人,让柘荣剪纸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创新和发展都要看年轻一辈。”袁秀莹看好柘荣剪纸的未来发展,也希望年轻一辈放手一搏。(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剪纸 袁秀莹 93岁剪纸艺术家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