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后进村“变形记”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政协助力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化
人民政协网十堰7月3日电(记者 毛丽萍 焦阳 通讯员 代新成)“百亩水产养殖项目全面启动,200亩废旧池塘变身为综合性生态养殖休闲基地,吸纳80余名劳动力就业,你们办的实事,村民们拥护,我也点个赞……”日前,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政协主席徐锦凤竖起大拇指,为化龙堰镇化龙村3年来的美丽“蝶变”点赞。这让村支书邢敦山对该村摘掉“后进帽”走向富裕村的信心更足了。
化龙村是房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最好的村之一。3年前,该村因为村组织干部能力弱,村里没有主导致富产业,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环境脏乱差……与周边村发展差距较大,干群关系也很紧张,被评定“软弱涣散村党支部”。
2017年4月,房县县委安排房县政协党组对口帮联。如何进行整顿转化?必须找准病因,精准施策。一个月内,徐锦凤先后6次进村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分别座谈80余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查找到:党支部战力弱,特别是支部书记带头致富能力差是该村软弱涣散主要原因。
根据多年乡镇工作经验,徐锦凤帮忙制定整改方案,建议把创业致富能人、党员邢敦山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同时,县政协发挥自身优势,联系致富能人回乡投资,助力家乡建设。
“现在路好了,小货车进来拉菜很方便……河堤修好了,今年夏季水田也没被干着……蔬菜大棚建好后,老百姓们也不愁吃了,也有钱赚了……”村民们高兴地细数身边的变化。短短3年里,干群团结一致,其乐融融;从三类支部变为一类支部,一跃成为县里的经济强村。
“我们争取明年成为全县的先进村!要让村民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让他们赚钱才是硬道理!”邢敦山心里已经有了一幅蓝图: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发展“百亩荷花”与特色水产养殖,规划好300亩山坡土地,发展瓜果产业,实现乡村旅游一体发展。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化龙村 十堰市 徐锦凤 变形记 房县 政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