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数量世界第一
新华社巴库7月6日电(记者 廖冰清)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继续进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当天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在当天大会审议阶段,世界遗产委员会多个委员国代表先后发言,对良渚古城遗址突出的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给予高度评价。随后,所有委员国一致同意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遗址真实地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沈阳说,经过25年的准备和努力,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良渚古城遗址终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感到非常自豪,也深知为全人类保护和传承这处遗产的重大责任。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中方衷心感谢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该项目的评价与认可。中国将一如既往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说,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遗产地政府将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时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同时,一系列以象征其信仰体系的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为其内涵及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30日在巴库开幕,将于7月10日闭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5日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例会,每年召开一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遗产 世界 中国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