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牛粪变为“金疙瘩”
“过去圈里满是牛粪,臭味儿特别大,现在好了,不仅不用为除臭发愁,牛粪还能赚钱!”宁夏泾源县泾河镇龙潭村村民冶中堂说。
冶中堂告诉记者,自从他家养了牛,牛粪就成了他的“心病”。过去,他因贫穷过不上好日子而犯愁;如今,日子红火了,可牛粪带来了环保问题,影响了人居环境,他又开始犯愁。
龙潭村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阔,近几年养殖业发展良好。“村里有肉牛养殖户193户,其中养殖大户29户,牛存栏2103头,基础母牛298头,年肉牛流通量达5104头。”龙潭村村主任冶义哈说。
养牛富了农民口袋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牛粪、羊粪等粪污逐年增多,给乡村卫生与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牛粪如何处理,不仅是冶中堂的心病,也是龙潭村193户养殖户的心病,更是龙潭村村两委的心病。如何让粪污发挥“余热”?
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论证,泾源县决定实施牛床垫料粪污处理工程,即将木屑与牛粪在牛床经过发酵形成有机肥初级原料。
第一步,原料从何而来?“垫料的主要原料是木屑,我们就地取材。”冶义哈说,泾源县在危房改造过程中,老百姓建了新房、拆了旧房。旧房子的废旧木料很难处理。于是全县在每个乡镇建设了一个木屑加工车间,将废弃的苗木、枯树枝和土坯房拆除的废旧木料回收加工成木屑,为垫料工程提供生产原料。
第二步是牛床改造。龙潭村养殖户按照标准对原牛舍牛床进行开挖改造,放入木屑作垫料,通过牛只运动使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发酵,形成有机肥加工的初级原料。
第三步,半年后将初级原料回收进行二次发酵,加工成有机肥。据粗略估算,到2019年年底,全县将完成3000户养殖户牛床改造任务,涉及34个养殖示范村。
泾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津垠算了一笔账:原木材一吨能换900公斤木屑,需支付130元/吨的加工费;木屑销售价格为每吨600元。如果每户养殖5头牛,则需要垫料40平方米。按1吨垫料铺设5平方米、每吨垫料成本600元计算,每户圈舍成本为4800元,而养殖户有机肥初级原料的销售收入可达到6000元左右,每户每年仅出售初级原料纯利润就在1000元以上。
“木屑+牛粪发酵—有机肥—反哺林草业是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链,不仅净化了人居环境,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农畜产业附加值,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牛粪成了不折不扣的‘金疙瘩’。”马津垠说。(经济日报记者 许 凌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吴舒睿)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