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重庆电子产业“补链成群”迈向高端
新华社重庆7月17日电(记者 栗建昌、何宗渝、黄兴)近日,康佳集团与重庆璧山区政府签署协议,拟在璧山区投资300亿元建设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并引入光电行业上下游相关项目;四川绿然集团宣布将投资150亿元在重庆荣昌区建设电子电路产业园,着力打造以电子电路板为主的百亿元级产业链…… 近期,一系列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见证了重庆电子产业补链成群、迈向高端的转变。
十来年前,重庆抓住全球电子产业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的机遇,引入惠普、宏碁等笔记本电脑品牌企业,富士康、英业达等代工企业及800多家零部件企业,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随后,重庆又迎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浪潮,引入VIVO、百立丰等企业,手机产量快速跻身全国前列。而随着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到来,重庆电子产业超越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前些年重庆电子产业快速崛起,但以代工为主,一些关键零部件仍需从沿海甚至国外引进,尤其“缺芯少屏”之痛,成为重庆电子产业提质增效必须突破的桎梏。为此,重庆确定了外引内育、补链成群的发展思路,向芯、屏、器、核、网全产业体系全面发力,推动电子产业整体向智能产业升级,并提出到2022年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
以液晶显示产业为例,近两年来重庆在引进并投产了主要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京东方8.5代线和金渝惠科8.5代线基础上,还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去年底引进了总投资465亿元的重庆京东方第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先后带动了美国康宁、法国液空等数十家国际知名配套企业落户重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液晶显示产业链。
“我们的8.5代线一投产就供不应求,第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类型,为重庆电子产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支撑。”京东方重庆区域总经理孙耒来说。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也是电子产业的“价值高地”。去年以来,重庆瞄准集成电路这一核心部件持续发力,陆续引进了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华润微电子功率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投资约100亿元的华润微电子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资约600亿元的重庆紫光“芯云”产业城等重大项目,加上已经投产的SK海力士、万国半导体等项目,目前重庆集成电路企业已超过40家,初步形成了集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链条生态体系,预计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液晶显示、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部件领域的一系列突破,不仅助推了重庆电子产业补链成群、迈向高端,还有效带动了电子产业向智能产业升级。
以紫光集团为例,目前旗下紫光华智科技有限公司、紫光南方云技术有限公司、紫光重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紫光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其中紫光华智投资65亿元的“智能安防+AI”项目已在全国22个省份的平安工程、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领域实现解决方案落地。
“我们计划投资35亿元的智能安防设备数字工厂今年将在两江新区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在重庆形成千亿元级智能安防产业生态圈。”紫光华智总裁汪昊说。(完)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重庆 产业 子产 电子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