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脱贫路上,这一家人自强拼搏从不怨天尤人
“以前住的是危旧房,如今盖起了二层新房子;以前出门赶牛车,现在坐上了小汽车……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家中的入户路和庭院都硬化了,儿子读书有补助、每年年底有分红,全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家住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安乐村东瓜冲上寨的李永德,有着说不完的话语。曾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永德家,如今已成功摘掉了“穷帽”。
据了解,由于家庭贫困,李永德读到三年级便辍学回家,待成年后便开始了打工生涯。到2014年,因为父亲离世、自己的手骨被摔断等飞来横祸,让本就不堪重负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休养一年后,李永德的手逐渐恢复了,于是他选择继续外出打工,无论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只为早日还清债务、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但尽管如此,他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日常开销。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由于缺乏资金、无产业支撑等原因,李永德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为了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建林的挂钩帮扶户。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李永德家的房子被评定为D级危房,并享受到了拆除重建政策。“当时自己的兜里只有1000元钱,但心想无论困难再多,也要坚持把房子盖起来。”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李永德至今记忆犹新。
除了享受国家的政策帮扶外,建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李永德都亲力亲为,凭借着自己外出打工所学的手艺,拆房子、浇筑地基、打砖、浇板、盖瓦等都是自己干。房子在一天天“长高”,家里的生活也一天天变好。为了做好产业支撑,李永德家在2016年享受到50株香脆李苗及300元管护资金,并加入合作社学习相关管护技术;同时,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到兴街甘蔗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436元。
“去年过年的时候,因为还债,兜里只剩下10块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得很踏实。国家的政策好,只要我们肯努力,相信未来的日子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李永德说。而如今,李永德夫妻俩在文山一建筑公司打工,每天两人的工资在300~380元左右;家中的母亲,虽已是花甲之年但依然“闲不住”,自己种了大片玉米;而正读初三的儿子,暑假回家也会到外面打零工,以帮补家用。
在脱贫路上,李永德全家不给自己找借口、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选择自立自强、努力拼搏。如今,家中的入户路和庭院已全部硬化,厕所、厨房等设施已建设完毕,新房的一二楼都已装修完成,家电、沙发等生活用品在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及挂包帮责任人资助下全部配齐,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编辑点评:从危房到楼房,从赶牛车到坐小汽车,贫困户李永德的生活可谓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这些既是政策扶持的结果更是自强拼搏的回馈。】
关键词:脱贫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