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探访陕西“兵马俑”仿制匠人:盼仿制技艺做精做细

中新网西安7月20日电 题:探访陕西临潼“兵马俑”仿制匠人:盼仿制技艺做精做细
作者 党田野 梅镱泷
“作为一个陕西人,不爱护兵马俑和其文化,就是在浪费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57岁的马石凹称,自己没什么太大的抱负,只想一辈子与兵马俑相伴,将秦兵马俑仿制技艺不断完善、传承下去。

自1974年在陕西临潼被发现以来,兵马俑便成为了陕西的文化符号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游客从世界各地前来“一睹真容”。旅客对秦兵马俑的喜爱,也带火了当地的兵马俑仿制品产业。
“当时就听大人说地里发现‘瓦神爷’了,我跑到现场一看,觉得很壮观,从那时候我就对兵马俑特别感兴趣。”马石凹是土生土长的临潼人,目睹兵马俑被挖掘的经历,使他与兵马俑结缘。因家境原因,马石凹未能去大学读书,由于对兵马俑的喜爱,他进入了当地一家兵马俑复制厂工作。

马石凹的家距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远,工作之余,他总会去现场观察兵马俑的尺寸比例、细节神态等,然后琢磨如何做旧,让仿制品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制作,如今的马石凹在这个行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师。
“咱要做就做最好的,我的仿制品跟博物馆里的兵马俑相比,头发丝都不能少一根。”马石凹笑言,生产一个兵马俑仿制品,需要先做造型,然后翻模、制作泥胎、阴干、焙烧,最后组装到一起进行做旧处理。制作一个成人大小的兵马俑仿制品,需耗时三个多月。
马石凹制作的兵马俑仿制品无论大小,俑身上的铠甲、服装、头发、眉毛等细节都很讲究。工厂内数百个仿制品,每一件都神态迥异。通过特殊做旧手法,新制作的“兵马俑”能迅速“穿越”千年,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

数十年来,尽管当地涌现了不少兵马俑仿制品作坊,但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去研究细节,大部分仿制品粗制滥造,口碑不断下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地人周卫东找到了马石凹,两人决定开设一个制作精品兵马俑仿制品的公司。在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下,他们的公司拿到了合法制作兵马俑仿制品的授权。
“文创产品,先要有文化底蕴,然后才是创作、创新,最后才是创收。”对于公司的运营,周卫东有着自己的理解。由于坚持精品路线,近年来,他们的兵马俑仿制品受到不少文博专家的青睐,部分作品还被外国博物馆收藏。
凭借精湛的制作技艺,马石凹的事业也逐渐步入正轨,但他表示自己并不藏私,愿意将技艺传授给更多人。马石凹说,这样大家才能拧成一根绳,一起将兵马俑仿制品做得更好,让更多人愿意接触、研究兵马俑,使兵马俑这个文化符号真正传遍世界。(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兵马俑 仿制品 仿制 马石 石凹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